“論文啊?”
辦公室裡,聽到田良偉的詢問,徐雲的臉上少見的浮現出了一絲猶豫。
只見他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老師,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發一篇一區的期刊。”
“一區啊......”
田良偉的食指篤篤的在桌上敲著,沒有感到太過意外,沉吟道:
“小徐啊,你應該知道,吡蟲啉作為一種菸鹼類殺蟲劑,本身是有物質名稱的,只不過它的專利已經在2011年到期了而已。
所以如果你想要發一篇一區的期刊論文,四代是絕對不夠的,五代是最基礎的要求,這沒問題吧?”
徐雲輕輕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
說道論文這東西,絕大多數人腦海中可能冒出的都是SCI和nature這兩組詞。
但實際上,前者和後者並不是一個類別的概念。
SCI,很多人會誤以為是《Science》雜誌的縮寫,但這其實是錯誤噠!
SCI全稱是ScienceCitationIndex,指的是由科睿唯安公司運營的一個期刊目錄索引,並不是一個單獨的雜誌。
如果期刊進入這個索引,就代表其具備一定的質量,可以到這個網站查詢目標期刊是否被索引。
科睿唯安還根據各個期刊過去兩年的引用資料,制定了一個叫影響因子的指標。
以1992年為例,計算某期刊在該年的影響因子:
X=以1992年為基點、某期刊於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論文總次數。
Y=以1992年為基點、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論文發文量的總和。
IF1992年=(X(1990年,1991年/Y(1990年,1991年。
科睿唯安根據不同學科影響因子的高低給他們指定了分割槽,科睿唯安做的這個分割槽叫JCR分割槽。
影響因子在對應學科的期刊裡排名前25%的為Q1,前26~50%為Q2,以此類推。
科睿唯安之外,中科院也對期刊進行了分割槽,中科院的分割槽全名叫《華夏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割槽表》,也是對期刊分成四區。
但是它是金字塔型的,前5%的期刊是一區,6%~20%的是二區,21%到50%的是三區,剩下的是四區。
中科院的分割槽主要也是考慮影響因子,但是也有一定的人為調整。
做一個形象的比喻:
可以把發一篇SCI比作爬山,山有很多,有高有低。
你家門口的山是山,小丘陵是山,五嶽是山,喜馬拉雅山也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