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則被稱作天使,也就是Angel。
使徒社一開始的目的其實很簡單,不過是幾個優等生組織的線下聚會罷了。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們的聚會就是吟詩作畫,一邊吃點心一邊聊夢想,屬於學霸們交流的平臺。
但當前幾批成員畢業並且步入高位後,便有人意識到了這個組織的價值,開始將它引向了另一條路。
等到了1840年後。
劍橋使徒社已經成為了一個極其嚴密的組織,對於成員的身份高度保密,很多人至死都不曾曝光過自己的身份。
就像後世,你永遠不知道一些明面上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私底下其實是91和麻豆的會員。
如今接近兩百年過去,真正被人們知曉的劍橋使徒不過五六十人而已。
但光是曝光出來的這五六十個人,便足以撼動近代的科學、政治以及經濟史了:
比如他們中有羅斯柴爾德男爵封號的第三代繼承人,就是那位掌握著整個大英帝國貨幣發行權的內森。
此外有凱恩思、艾倫·霍奇金、麥克斯韋、伯特蘭·羅素、E·M·福斯特等等。
甚至有幾位大名鼎鼎說出來可能404的間諜,也都是劍橋使徒社的成員。
眼下的湯姆遜年齡在26歲左右,已經從劍橋本科畢業了三年半。
雖然目前他的正式職位是格拉斯哥大學的自然哲學教授,但也同樣是劍橋大學的在讀研究生。
加一個他在劍橋期間獲得過蘭格勒獎金第二名,史密斯獎金第一名,釋出過多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
無論是年齡還是履歷,都符合劍橋使徒社的招募要求。
因此在後世包括徐雲在內,有很多人都認為他應該是18401850期間劍橋使徒社的成員之一。
只可惜這種看法沒有實錘能夠加以證明,所以一直以來它也只是一種猜測,而非定論。
沒想到自己如今穿越一趟,倒是意外的把這個謎題給解開了?
嗯,強迫症舒服了很多......
隨後徐雲將徽章交還給湯姆遜,略帶感慨的說道:
“湯姆遜先生,早就聽說劍橋使徒的地位非凡,影響深遠,沒想到為了取您的性命,居然會有人捨得下如此大的血本.....”
劍橋使徒的性質非常接近於玄幻裡的“大帝之資”,成長起來註定能有所成就,甚至可能成為巨頭。
加之古今中外的學術界都脫離不開政治博弈,尤其是19世紀的歐洲社會,資x主義的原始積累之下更是血腥無比。
因此在政治立場或者相關理念衝突的情況下,用些盤外招但也正常。
然而令徐雲意外的是。
聽到他這番話,湯姆遜卻很快搖了搖頭,糾正道:
“羅峰,你錯了,這次那些人的目標並不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