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倒算不上......”
田良偉緩緩搖了搖頭,指著螢幕隨意說道:
“不過挺有意思的是,11月...也就是上個月20號前後,咱們國內有不少專案都取得了成果。”
“這些專案有大有小,比如南開那邊的一個β—氨基酸的非對映選擇性合成,還有農科院那邊的一項小麥新型mlo突變體研究。”
“哦對了,老趙的Λ超子也是那時候首破的。”
“這種成果扎堆的情況還是有些少見的,就像是大家約好了一起公佈一樣,你說奇怪不?”
徐雲聞言,頓時一愣。
實話實說。
就田良偉本人而言,他的番話多半隻是充作一個新奇事件的分享,並沒有其他更深層次的意思。
畢竟科研這種事情本就存在很多偶然性,歷史上扎堆出現科研成果的節點也不是沒有過。
比如2016年6月。
在這個月內,我國便出現過科研成果大幅度井噴的先例。
當時第一個公開的,是華夏首次完成全固態太赫茲成像雷達系統樣機研製的訊息。
接著第二天早上。
中科院召開釋出會,宣佈繪製出了世界首個人類全腦連線圖譜。
三小時過後。
科技部宣佈咱們製造出了世界首例真實穩定可逆單分子電子開關。
又過了兩天。
交大入場,宣佈賈金峰教授帶隊捕捉到了馬約拉納費米子,一個物理界猜測了80年的微粒。
次日中午。
科大也來湊了熱鬧。
科大宣佈成功研製了矽基導模量子整合光學晶片,並且最終被自然雜誌收錄其中。
以上這些成果前後公開的時間不超過四天,那時候的陣勢比這會兒熱鬧多了。
至於歷史上的井噴數量就更多了,第五次索爾維會議的照片足以說明一切。
因此田良偉說歸說,心理上還是隻將它看做偶然的。
但徐雲卻不一樣。
聽到田良偉這番話的時候,他的腦海中忽然閃過了一個詞:
國運。
國運,這玩意兒是當初北宋副本的獎勵之一,序列是第四個光球。
同時它也是除了神秘公式之外,徐雲唯一沒有搞懂的一個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