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子,前些天宮中有事,本王不便外出,缺堂五節有餘,還請王公子多多見諒。”
徐雲原本還在想著話頭兒呢,眼見小趙這麼主動,便連忙回了個禮,說道:
“太后鳳體欠安,殿下身為後輩理應侍奉在旁, 孝悌乃人倫大道, 何來歉意之說?”
一旁的老蘇和小李聞言, 亦是贊同的點了點頭。
縱觀華夏悠悠五千載歷史。
忠孝二字,幾乎是每個朝代都會被反覆提及的核心人倫觀。
宋朝的國位源自趙匡胤的兵變,乃是從周恭帝他們孤兒寡母的手上奪來的皇位, 無論往後幾代宋帝如何洗白,底氣上多少都是有些不足的。
所以相對‘忠’, 宋代朝廷在孝方面的力度會更側重一點, 孝文化的發展程度在歷史上都是排的上號的。
因此面對徐雲的回答, 哪怕是比較跳脫的小李都顯得非常贊同。
與此同時。
老蘇則順著這番話,朝小趙詢問起了宮中的情況, 畢竟小趙剛來沒多久,他也沒來得及詳細打聽內情:
“簡王殿下,敢問太后鳳體如今安好?”
小趙聞言沉默片刻, 臉色隱隱灰暗了少許:
“太后眼下雖已甦醒, 但鳳體依舊欠安, 每日要臥榻接近十個時辰, 情勢...不太樂觀。”
老蘇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又問道:
“太醫那邊怎麼說?”
小趙緩緩撥出一口濁氣, 搖了搖頭。
雖然沒有說話,但這舉動本身便是一個回答。
很明顯。
作為後輩和利益相關人士,小趙在某些方面不能說的太直白, 但太醫方面顯然給出了一些不太好的判斷。
這次向太后雖然被成功搶救了回來,但下次呢?
沒有人能打包票。
實際上。
小趙有句話沒有說出來:
根據他從一位親信太醫那兒得到的訊息, 向太后大機率撐不過三個月。
向太后一旦故去,屆時趙佶沒有了掣肘, 自己恐怕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