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趙又吞下一口羊肉後。
伴隨著反饋而來旳飽腹感,一股酒勁也隨之湧了上來。
吧嗒——
只見他將一根筷子投擲到了邊上,拿著剩餘那根的末端,有節奏的敲起磁碟。
同時搖頭晃腦,口中輕吟唱道: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徐雲見說又夾起一口魚肉,沒有很蠢的去吹捧‘好文采’。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並不是小趙的原創。
雖然他是理科生,但這種名篇他還是有印象的。
畢竟在讀書的那時候,他經常把《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的朓樓二字記成跳樓來著.....
什麼?
你問小李在哪兒?
看到邊上那個已經醉成一灘了的菜雞沒?
看著頗有些放浪形骸的小趙,徐雲不由搖搖頭,在心中暗自嘆了口氣。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這是一首很典型的掛著送別、但實際上卻是表述情感的抒情詩。
雖然它不算特別陰鬱低沉,但字裡行間也透露了不少的煩憂苦悶,有些苦中作樂的味道。
眼下小李喝了大概有七兩的高濃度烈酒,整個人已經有些犯暈了。
能在此時被他選出的詩詞,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明他內心的情緒。
想來也是。
當初哲宗即位後,無論是趙佶、趙佖、趙俁還是小趙,實際上都屬於皇位競爭的失敗者。
哲宗即位的時候年僅十歲,還是個少年天子,因此只能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聽政。
鳳到了元祐八年...也就是1093年。
高氏去世,哲宗便正式開始了親政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