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領域角度來看。
雖然1100年的宋朝還沒有建立完整的科學培養體系,更談不上所謂的科研素養。
但就是在這種相對矇昧與混沌的時代背景下。
老蘇依舊在觀測到細胞外表的第一時間,做出了一個最合適的選擇:
拓印圖樣。
沒辦法。
畢竟在過去數十年間。
無論是繪製星圖、編撰《本草圖經》還是書寫《新儀象法要》,圖示都屬於一個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
用後世的jojo梗來說就是......
畫圖。
這已經是燒錄在老蘇nda裡的本能了。
一刻鐘過後。
謝老都管帶著一個小盒子回到了院落裡,將其遞給老蘇:
“老爺,紙筆來了。”
老蘇點點頭,取過紙筆。
一邊吩咐謝老都管研墨,一邊將紙張鋪平在了石桌上。
由於時間相對有些緊促,徐雲這些天還沒來得及手搓圓珠筆。
因此老蘇此番所用的依舊只能是細鋒毛筆,相對於圓珠筆來說,繪圖難度略微有些高。
不過老蘇能官至宰相,文養方面還是非常紮實的。
比如《新儀象法要》中,便有不少圖片出自他手,比小牛的靈魂畫手高了不知道多少。
只見他先盯著放大鏡看了幾眼,隨後離開目鏡,用細筆開始在紙上做起了畫。
畫了幾筆後再次返回放大鏡邊,如此反覆了許多次。
徐雲等人見狀也沒多言。
更沒有抱怨老蘇一個人佔據了資源,要求他讓位啥的。
以老蘇的地位來說,哪怕他一人鼓搗一晚上顯微鏡都不算啥。
就這樣。
半個時辰一轉而逝。
半個時辰後。
老蘇放下毛筆,有些疲憊的撥出一口濁氣,額頭上依稀可見少許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