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秦九昭,比如楊輝,又比如拐走諾貝爾老婆的那個人。
所以說句比較客觀的定位:
韓公廉應該是那種數學方面的高階、甚至接近頂尖的人才。
但離‘時代天花板’的距離,恐怕還有點兒遠。
因此徐雲想了想,還是準備問問老蘇,看看能不能多找幾個類似韓公廉的人才,畢竟計算工作量還是挺大的:
“老爺,若是按您所說,楊懷先生顯然是個相當不錯的人選。
不過天文望遠鏡所需的數算步驟極其繁雜,單靠一人恐怕將會費時費力。
因此老爺若是還有人選,不妨多找幾位數算能人前來協助,也算是以備萬一嘛。”
老蘇微微點了點頭,看上去接受了這個建議。
他曾經見過徐雲鼓搗發電機和電解池,知道風靈月影宗的一些知識非同一般,恐怕和現有認知有些出入。
如果只請了個韓公廉,對方能理解公理那姑且還好說。
但要是出現了卡頓疑惑,整個天文望遠鏡的‘復原’過程,就很可能出現延遲甚至停滯了。
隨後他仔細回想了一番自己認識的數學家,過了小半分鐘,他忽然眼前一亮:
“小王,你所說的數算知識,可否用文字大致描述下來?”
徐雲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有些疑惑老蘇的目的,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此事不難,畢竟小人本就是從書上看到的內容,概述一些關鍵點還是很容易的。”
老蘇見說大手一揮,興奮道:
“如此甚好,稍後你隨我前往書房,撰寫一封書信,寄往應天府。
有一位當世數算大家在府中鄉野結廬而居,若能說動他前來汴京助力,鏡面精度必能算成!”
看著頭一次表現出如此興奮與推崇態度的老蘇,徐雲頓時來了興趣:
“不知是哪位大家?”
老蘇沉默片刻,組織好語言,面帶些許崇敬道:
“此人姓賈名憲,師從九章推步大師楚衍......”
老蘇的這番話還沒說完,徐雲的眼皮便狠狠抽了一下。
媽耶。
居然是賈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