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一次,徐雲選擇了當個鮮為人。
只見他沉吟片刻,對老蘇道:
“老爺,按照風靈月影宗所留下的手札,望遠鏡與顯微鏡在構造上相差倒是不大。
兩者都需要用到物鏡和目鏡,只是對焦...也就是鏡子的精度有些不同。
但遺憾的是.....
手札對於望遠鏡的記載僅僅到此為止,後面部分便意外遺失了。
而後半部分恰恰是製作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涉及到了大量的數算推演,一些必要的精度丟失,望遠鏡便.....唉。”
老蘇不由皺起了眉頭,作為一位搞過組合工程的大佬,他自然明白精度資料究竟代表著什麼:
“小王,資料為何會遺失?”
徐雲聞言嘆息一聲,彷彿想起了某些遺憾的事情,解釋道:
“傳聞某年某月,石昊先賢正在計算是否有可能斬斷時間,沒想到一個渾身長紅毛的人忽然闖入了宗內,搶走了後半部手札和石昊先賢最愛的奶罐。
自那以後,石昊心死歸隱,避世不出,不被古史所記......”
聽完徐雲這番話,老蘇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了一絲惋惜。
縱先朝歷史,因為心灰意冷而歸隱田間的賢才幾乎歷朝歷代都多去星辰。
有的如同陶淵明那般,歸隱後活的瀟灑淡然,給後世留下了一個豁達于山水之間的偉岸背影。
有的只是如王戎那般留下了一兩個足跡手印,偶爾被後人嘆息。
而更多的則是一文不名,一切痕跡都隨著光陰消散。
只能在隱居的縣誌中隱約瞥見一兩次他們的名諱,後頭多半還會加著‘生卒不詳’四個字。
與此同時。
老蘇又想到了自己的好基友,另一位老蘇——蘇軾。
眼下子瞻兄在儋州(也就是後世的海南)安置,也不知如今身體如何?
聽說再過一年,皇帝便可能頒行大赦,希望到時候子瞻兄能被天恩垂憐吧.....
隨後老蘇將心思收回現實,將思緒防盜了天文望遠鏡上。
對於這樣一件“神器”,他實在不太想放棄。
隨後他思索片刻,帶著些許期待,對徐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