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上午九點過後,整個科大都進入了一種與往常截然不同的氛圍。
中科大南校區,郭沫若廣場。
廣場東南區,一組工作人員此時正聚在一副三腳架前,做著最後的裝置除錯。
這批人員有男有女,胸口都掛著一張採訪證,身上的工作制服上則印著“紅星”兩個字。
幾分鐘後。
其中一位看起來像是攝影師模樣的高個兒男子從地上站起身,一邊旋著螺絲,一邊對身邊一人人問道:
“噯,頭兒,你說科大這次搞這麼大陣勢,待會兒會翻車不?”
他口裡的頭兒是個白白淨淨的小胖子,此人姓鄭,是紅星新聞部的一位主管,也是他們此行的領隊。
只見他聞言沉吟片刻,說道:
“不好說,雖然按咱們和拜耳那邊打聽到的情況,這事兒大機率為假,但看昨天那位林主任的樣子,似乎科大的底氣還挺足的,也許真有啥咱們不知道的黑科技呢。”
紅星新聞的這批人是在前天下午抵達的廬州,昨天晚上科大方面統一組織了一次見面會,其中一位林姓主任出面招待了大家。
不過林主任的態度雖然很熱情,但席間卻沒有做太多暗示,菜式也很普通。
看上去就是一副大家吃好喝好的樣子,更沒有下封口令之類的話。
這種底氣在令鄭主管等人摸不著頭腦的同時,對於今天的直播倒也逐漸有了些期待。
隨後鄭主管不知想到了什麼,輕輕嘆息一聲,說道:
“只希望科大別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吧,現如今國內的科研輿論環境已經夠糟糕了,真要是連科大都翻了車.....哎!”
一旁的高個兒男子聞言,也是心有慼慼的點了點頭。
大概從七八年前開始吧,隨著網際網路水平的發展,國內對於各類科研新聞的討論也逐漸多了起來,
各種或真或假的黑料也層出不窮。
比如吃瓜黨比較瞭解的白酒院士啦、顏女神啦等等,還有就是翟博士的那事兒。
但實際上呢。
很多事情背後牽扯到的人物關係,遠非表面上那麼簡單。
比如16年的那位韓春雨,又比如施某人一系和國內的恩怨——尤其是後者,這其實也是一筆糊塗賬。
施某人一直在被方肘子黑,照理來說被此人黑的應該都是國內的優秀學者吧?
但在國內,施某人和屠奶奶以及姚先生卻一直都不怎麼對付。
而且他們的不對付不單是學術成果上的爭論,更多的是其他一些方面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