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走進不科學> 第二十三章 七彩的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七彩的光 (1 / 3)

學過物理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可見光在不同環境下的折射率各有不同,比如玻璃啊、空氣啊、水啊等等。

這些東西在概念上有個統一的稱謂,就是介質。

如今隨著光學的理論研究逐漸制式化,很多初中生也都會明白一個道理:

光可以在介質中傳播,光的傳播本身不需要介質。

但別忘了,小牛所在的是1665年,一個光學研究還停留在開始階段的時期。

因此小牛同學能僅僅憑藉徐雲的幾句話,在半分鐘不到的時間裡,便想到了七色光在不同介質裡可能效果不同的情況,這完全就是一個超綱級的表現。(注1)

誠然。

目前的小牛還不知道光本身就是玻色子,不需要藉助任何費米子進行傳播——在這個時代,光學對於折射的頂尖理論就是斯涅爾推匯出的一個數學等價形式,並且在他去世前無人知曉。

要等1678年惠根斯等人審查了他的手稿後,才會被公開為赫赫有名的斯涅爾定律。

在此之前,只被笛卡爾在《屈光學》中推導過等價式。

並且這裡頭還有一筆很誰也說不清真相的糊塗賬,導致現在他們依舊在共同分享發現光的折射定律的榮譽。

因此雖然小牛的表述中下意識的涵蓋了可見光無法透過某種‘環境’傳播的猜測,但這屬於完全可以理解的情況——實話實說,能想到前面一層已經吊炸天了好麼?

隨後看著地面上那小小的一簇七彩光芒,小牛忽然又想到了什麼。

只見他思索了幾秒鐘,對徐雲問道:

“肥魚,太陽光既然可以被色散成七束彩色光芒,那麼這七色光是不是不同的光呢?

還有,理論上這七束光應該是可以重新合成一束白光的吧?”

徐雲抽了抽嘴角,得,張口就又是兩個致命點。

不過此時的他已經逐漸適應了這位祖師爺變態的思考能力,因此很快便調整好了心態,說道:

“抱歉,艾薩克先生,我只知道後面一個問題的答案——只要條件合適,七彩光便可以重新聚合成一束白光。”

小牛此時已然來了興致,眼睛滴溜溜的一轉:

“肥魚,你剛才說三稜鏡也可以驗證色散現象?”

“沒錯,而且三稜鏡的效果要比鏡片好上很多。”

“那就用三稜鏡再做一次!”

小牛飛快的看了看周圍,決斷道:

“我進屋去找三稜鏡,前一段我從倫敦帶回了不少這玩意兒。

你就負責搬桌子——屋裡的那張茶座就行,還是放到這裡。”

徐雲點點頭:

“明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