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木頭餐盤?”
小牛同學的這個要求在常人看來可能有些苛刻,但徐雲這次卻沒怎麼猶豫,爽利的應承了下來:
“沒問題,交給我吧。”
徐雲很清楚,自己動手做木頭餐盤,這是當前時代非常特殊也非常普遍的現象。
1665年的英國還處於殖民擴充套件的第一階段,要直到1689後,國民經濟才會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攀升。
因此在這個階段,大部分普通英國人還處於5個月洗一次的澡的貧瘠時期。
要是持尖銳一點的態度,說上一句尤為蠻夷也並不為過。
在這個時代,有錢人使的是用焊錫做的盤子,這種盤子看起來似乎挺高大上,但卻存在著一個致命缺陷:
含酸量高的食物會使一些鉛滲透進食物,造成鉛中毒甚至死亡——由於吃番茄最容易發生這種事,因此在隨後的200多年中,番茄一直被認為有毒。
而像牛頓——或者說艾薩克家族這種普通莊園主,大多數使用的餐具則是木製食盤,即把一塊木頭當中挖空成碗狀。
這種食盤還經常用不新鮮的農家自制麵包製成:
由於時間長了,麵包會變得特別硬,把中間掏空就可以用上許久。
等到麵包碗實在沒法裝東西了,大家就會把它磨成粉去餵豬。
沒有養豬的則會把廢棄麵包週期性的收集起來,等到合適的時候統一拿去賣掉,有些類似本土的廢紙回收。
沒辦法。
在這種生產力匱乏的年代,所謂的莊園主其實也就比普通人好上一點。
這就像本土古代的地主,平裡日其實也要下地,吃的也不常見葷腥,很多時候甚至也不過清湯寡水。
當然了。
牛頓家的經濟水平其實沒低到那種程度,但此前提及過,家族資金主要都在他的母親漢娜手裡,牛頓本人到1669年之前都是個苦逼的窮光蛋。
因此牛頓讓徐雲自己製作餐具的要求也確實談不上輕視或者虐待,因為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而就在徐雲心思泛動之際,小牛同學忽然想到了某個有關東方人的傳聞,便出聲問道:
“對了,肥魚,你會做菜嗎?”
“說了是飛雨......算了,肥魚就肥魚吧。”
徐雲微微嘆了口氣,放棄了糾正牛頓發音的想法,同時點點頭:
“當然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