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葡萄牙帝國> 第二十二章巴拿馬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巴拿馬城 (3 / 3)

8月,阿馬多到紐約會見了克倫威爾和瓦里亞,得到了美國政府將會支援獨立起義的訊息,瓦里亞表示,他已得到西奧多·羅斯總統和米爾頓·海約翰國務卿的明確承諾,美國政府將承認巴拿馬獨立並保護革命者。

1903年9月1日,美國國務院將起義需要的檔案等物品交給了瓦里亞,包括軍事計劃、密電碼、獨立宣言文稿、巴拿馬憲法、國旗等等,瓦里亞自己預支了50萬法郎給阿馬多,作為起義經費。

1903年10月20日,阿馬多返回科隆,他雖對此行的成果感到欣慰,但又覺得光憑一個法國人的承諾,就拿自己的命運、事業甚至生命去冒險有些不妥,關鍵時刻,阿馬多的妻子多尼亞·瑪麗亞給了他巨大的精神支援。

這時,經過革命者的遊說再加上5萬美元的贈款,哥倫比亞駐軍司令埃斯特萬·烏埃爾塔斯決定加入“愛國者小組”,這對起義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很快,阿馬多又用3.5萬美元收買了一位哥倫比亞炮艇艇長,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哥倫比亞政府終於察覺了巴拿馬政局的異常動向,立即派2名將軍率領40名士兵乘一艘炮艇前往科隆,以防非常事變,但此時美國巡洋艦“納什維爾”號突然開進科隆港,公開阻止哥倫比亞軍隊進入巴拿馬城。

1903年11月3日,兩位將軍剛到巴拿馬城,下午17時就被已經叛變的烏埃爾塔斯逮捕了,阿馬多通知美國領事館,巴拿馬已經與哥倫比亞正式脫離關係,阿蘭戈父子在巴拿馬城的大教堂廣場,當眾宣佈成立巴拿馬臨時執政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巴拿馬上流分子和美國鐵路公司的高階職員。當晚,巴拿馬市議會舉行特別會議,承認了這個新政權,

1903年11月4日,巴拿馬舉行群眾,宣佈獨立,推選阿馬多為共和國首任總統,阿馬多在會上致辭時高呼:“巴拿馬共和國萬歲!羅斯福萬歲!美國萬歲!”的口號,成為世界外交史上的一個趣聞。

對於巴拿馬的獨立,一位美國參議員寫道:巴拿馬人民是站起來了,像11個人一樣!因為巴拿馬獨立起義是在美國支援下,由7個巴拿馬人和4個美國人策劃的。”

古斯塔夫·阿道夫·梅利安德寫道:“巴拿馬是為了便宜而嫁給美國”,是一個“損害主權的雜種國家”。埃裡克·萊昂則認為,巴拿馬是一個“得了萎縮症的國家”。

巴拿馬一獨立之後,獨立的政府立刻與美國簽訂賣國條約。

巴拿馬獨立後,美國立即催促新政府簽訂運河條約,瓦里亞被巴拿馬政府任命為駐美國公使,授予簽訂運河條約的全權。

1903年11月18日,美國與巴拿馬共和國簽訂了《美國與巴拿馬共和國關於修建一條連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運河的專約》,簡稱“美馬條約”或“海約翰-布諾·瓦里亞條約”。

條約規定,美國保證巴拿馬的獨立,巴拿馬把寬10英里、面積1432平方公里的運河區交給美國永久佔領、控制,巴拿馬灣中的一些島嶼也交給美國使用,美國一次性付給巴拿馬1000萬美元。

自1913年起,每年支付25萬美元,第三條甚至明確規定巴拿馬共和國不得在運河區執行國家主權,這就把運河區變成了國中之國。第五條規定美國擁有對巴拿馬運河和鐵路公司的全部財產的永久壟斷權,第八條規定法國運河公司和鐵路公司的全部財產和權利均須轉讓給美國,第二十四條規定,今後巴拿馬共和國的政治形勢無論發生什麼變動,都將不得影響本條約規定給予美國的權力。條約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國有權對巴拿馬城和科隆城進行干涉,以維護公共秩序。

“美國,好過分啊,巴拿馬獨立之後,還在巴拿馬,國內搞國中之國。”

聽著,唐寧講述巴拿馬與美國的關係後,還有運河的重要性後,立刻認識到美國的霸道。

“確實很過分,比英國手段還好惡劣,果然是一個民族出來的。”

唐寧想著巴西,又想著現在的美國,感覺自己身處的時代還不晚,不然他可搶救不了巴西。

一戰後,美國控制加拿大以外的北美,二戰後,控制了古巴以外的整個美洲。

現在這個時代,巴西主要是受英國控制,而且英國控制的並不嚴,英國在美洲主要控制力其實集中在加爭大和阿根廷。

也不能怪英國不給力,實在英國人盤子鋪得太大,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就抓幾個重點。

“不過,這和我們沒關係,我的目的地是巴西。”

唐寧,看著山下忙碌的工人,心裡有了計劃。

“有了運河,巴拿馬絕對會開發,趁著周邊地價很便宜,現在是個屯田的好時機,我要快點下手,拿下足夠的利益。

運河區內和運河區外,地價都便宜,尤其是運河區外近地,可不能錯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