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風華> 二四五、金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四五、金磚 (1 / 3)

楊戩皮笑肉不笑,看了蔡行一眼,想知道這小奸會如何應對。

高麗使臣在京中上竄下跳了幾個月,雖然東海商會一夥將訊息封鎖得很嚴,但怎麼可能完全瞞過官家。

別的不說,皇城司的暗探,就不是吃素的。

“官家也知道此事?聽聞是海位一座島的島民,原本向高麗稱臣,但為海盜所迫,高麗無法保護,便又向我大宋求助。海州沿海制置使聽聞此事,曉諭盜賊,盜賊當中有心向朝廷者,願受招安。高麗人見盜賊已平,便又來討要此島,結果島民不肯……”

蔡行將事情始末說了一遍,趙佶聽得笑了起來:“這些高麗人,不是心向仁義,還派了學生到大宋來學習麼……此事周銓密奏與朕,土人獻土納圖的使者,已經到了海州呢!”

說到這裡,趙佶聲音裡有些驕傲。

身為一個皇帝,哪怕是一位很荒唐的皇帝,開疆拓土都是理想。海外島國,納土稱臣,這等榮耀,可不常有。

至於高麗對此的態度……

趙佶毫不猶豫地忽略了,高麗這等國家,貌恭而內悖,朝廷此前想要透過它們與女真人取得聯絡,結果都被它拒絕。既然是土人自己獻土,又不須要朝廷出兵出錢,趙佶當然生受了這份奉承。

楊戩聽到這裡,頓時目瞪口呆。

周銓在海外擅動刀兵,而且以一己之力,糾合武力能敵一國,這可以說是任何一位天子的大忌。可是趙佶就這樣輕飄飄放掉,彷彿根本不在乎一般!

“高麗賀春的使臣可曾來了?”趙佶又問了一句。

“此事臣就不知了。”蔡行道。

“掃興之人,還是莫讓他出現在朕面前吧。”趙佶道。

眾人連連點頭,蔡行年輕,憋不住笑意:果然如周銓所說,官家聽得有人獻土稱臣,絕對不會管高麗人怎麼想,而是先收下再說。

當然,也與東海商會的支援有關,今年東海商會繳納的稅收就高達一百五、六十萬貫,除了三十萬貫直接進入了官家的私庫之外,其餘部分,都折成銅進入了國庫,讓國庫有充足的銅料再去鑄造銅錢。

大宋雖然是仁義立國,卻不會蠢到不計較利益,只被高麗奉承幾句,就將獻土稱臣的新領地推開!

所以,可憐的李資諒,就只能在那座假山後慢慢地等,等待根本不可能從那條路經過的大宋官家趙佶。

楊戩心中暗自稱奇,他在趙佶寵信的諸人中,算是與周銓關係比較疏遠的,哪怕有心遞兩句話,給周銓找些麻煩,現在也不敢輕易開口。

因為趙佶身邊的寵臣現在都明白,周銓的志向,不在於和他們一起爭奪趙佶的寵信,而是在外賺錢!

“是的,我們賺錢了,而且非常賺錢!”

如同去年一般,在政和五年上元節來臨前,周銓回到京師。

在京師東水門外汴河畔的下土橋邊,一幢掛著“東海商會”匾牌的宅院內,面對著眼前的眾人,周銓可謂意氣風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