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脩引著周懷安走向書院內部。
大夏文壇不振,除了洪熙抗狄之時,太多才子棄筆從戎,還有外來文化的浸染,亦如西方禪宗。
改年號為洪慶後,即位初期勵精圖治的皇帝,至此篤信禪宗,開始一心向佛。
如今二十餘年,遵守清規戒律,不碰葷腥,不碰女色,更不關心子女。
唯一看重的便是這皇權至上。
好不容易發現周懷安這樣的詩才,袁子脩自然要讓集賢院收下。
順便舔一舔未來師弟,說不定也能獲得汪倫的待遇。
“師弟,我集賢院,首推院長,賢名響徹朝廷內外!麾下有三大儒,名震士林!”
袁子脩介紹的很是詳細,像極了前世景點的導遊。
本著白嫖的原則,周懷安並未拒絕這份好意,隨口問道:“我們要拜師他們?”
此言一出,饒是袁子脩欣賞周懷安詩才,也不禁大笑起來。
“師弟說笑了!院長大人早就不再收徒!至於三位大儒,也已經終日養浩然之氣,不再牽扯教授弟子一事!”
浩然之氣?我看就是裝逼!
周懷安內心吐槽,嘴上問道:“那何人會教我等學子?”
“教習!”
周懷安神秘一笑:“咱們集賢院的教習,也分三六九等!拜師重要,將來進入朝堂,也有引路人!”
入朝為官?
小爺不過是為了二十兩銀子,老哥你太看得起我了!
周懷安無奈道:“不拜師,能不能每個月領銀子?”
袁子脩不禁皺眉,若不是見此子滿腹詩才,他怎會屈尊帶其進入書院?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師弟此言大善!”
周懷安不經意刷了波袁子脩的好感度,畢竟讀書人嘛,普遍清高!
若是我們家歸蝶,二兩銀子就能讓她說上好幾句“世子好厲害呢!”
“集賢院每月給學子的奉銀,是讓他們莫要為衣食住行困擾。”
兩人說話間,穿過長廊,路過青山綠水,別有洞天的庭院,這才來到了一眾教習休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