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因此而可能成就一個和大秦差不多的盛世王朝。
而在東漢末年,在劉表死於黃祖的刺殺,關羽收服了荊州水軍之統領蔡瑁,曹仁收服了荊州大將軍文聘之後。
這荊州便已經迴歸到了大漢的統治之下。
為了能夠讓荊州這個大漢糧倉之地,可以快速的進入大漢的懷抱,可以快速地穩定下來,並且開始大力發展。
諸葛亮帶著人,到了荊州。
隨行的人不少,有徐庶、荀攸,還有已經在徐州和兗州培養了一年多的官員。
這些人,也都是在徐州和兗州的兩個太學院讀書,後來在地方上擔任地方上的官員,用他們所學的那些知識,以及太學院專屬的那種理念,來治理地方。
這些人,可以說是深受劉備等從仙境帶回來的那些理念的影響。
他們堅定地認為,這個大漢乃是天下人的大汗,不是大漢天子一個人的大漢。
更為關鍵的是,想要長治久安,那天子的存在就只能是現在這般,成為一個象徵。
真正的掌權者,是整個朝堂,是百官們集體的投票。
至於那些個大儒,早已經是被曹操和劉備聯手打壓一批,然後拉攏一批,徹底倒向了曹劉聯盟。
也只有荀彧這樣的人,身在朝堂之上,心中卻還是有著忠君報國的思想。
到了荊州的諸葛亮,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減免荊州農戶的賦稅。
“大家可以看一看,這便是劉表治下的荊州,看起來繁華,其實也不過是表面的繁華,徒有其表而已。”
諸葛亮把劉表在荊州的那一套整理出來之後,直接做成冊子,給這些官員傳閱。
“荊州之所以還有如此多的大軍,還能夠成為幾個諸侯之中最強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於荊州士族的支援,這些世家大族佔據土地,佔據了掌控權,把那些貧民當做是免費的勞動力。”
“所有一切的勞動所得,也都成為了這些世家大族的囊中之物。”
“看起來的確是繁華,可是當這些窮苦的百姓走投無路之後,怕是又要出現第二個張角了啊。”
諸葛亮其實早年也在這荊州之地的南陽之地生活,相比較其他地方。
這荊州的確算得上是一片樂土。
沒有什麼大的戰爭,也影響不到他這樣歸隱的山中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