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任意門:開局點化秦始皇> 第十五章 做昏君易,做明君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五章 做昏君易,做明君難 (1 / 3)

“這百家之學問對於一個王朝來說,的確並不太穩定。

誰都想要當老大,誰都想要成為王朝的第一教派。

他們也會用盡方法讓自己的學說成為國學,成為王朝的第一教派。

只不過事情都有兩面性。

也正是因為如此,掌握人間權力的帝王,才能夠很好地利用這些學派之間的爭鬥,達到一種平衡。

就好比,儒家可以作為啟蒙之思想,穩定的王朝需要仁政,也需要明白禮、樂、射、御、書、數,也就是正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如此社會才能夠穩定下來。”

扶蘇聽到楚風的話,頓時激動不已,沒有想到,仙師竟然也如此推崇儒家之學說。

在他看來,儒家之學說是治世之本。

這些年,他跟儒家的來往比較多,和李斯之間也有一些矛盾。

在扶蘇看來,儒家的仁義禮智信這種思想,才能夠讓大秦長治久安。

而非常嚴苛的法度約束,最後只能讓所有人都變成一個沒有感情的人。

在強硬並且嚴苛的律法之下,大秦的百姓遲早會承受不住。

“先生的意思是儒家之學問可為科舉考試之內容?”嬴政詢問道。

他其實更傾向於陰陽家的學問。

畢竟仙境和仙人是存在的。

“並不僅僅是儒家,如果一個王朝完全以儒家之思想來治國理政,最後也只會讓王朝變成一個士大夫統治的結局。

就好比大宋朝,擁有著刑不上士大夫的祖制,結果被戎狄給滅了,偌大的中原大地被異族人統治。

文人到了最後就是一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書生,只會在朝堂之上明爭暗鬥,忘記了國家大義以及民族大義。”

楚風搖搖頭,大秦有著百家爭鳴,為何要獨尊儒術?

這完全就是捨本求末的做法。

“大宋……?”

蒙毅感覺自己似乎聽到了另外一個王朝的名字,更是驗證了仙師最開始的言語。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皆為史。”

楚風明白他們入戲太深,把自己當做是歷史人物了。

大秦人肯定是不知道大秦以後的歷史。

“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等,中原的幾千年歷史,都是中原的血淚史。

每一個朝代的滅亡和建立,都伴隨著流血和死亡。

國祚最長也不過幾百年而已,便因為皇帝的昏庸、各個階層矛盾的爆發,造成亡國之結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