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為邸報,是你們想要給百姓看什麼,百姓才可以看什麼。”
“唐皇之所以現在有些被動,就是因為這世家大族從晉朝到隋唐,積累了很大的底蘊。”
“而到了唐皇的時候,他們幾乎培養了天下一半之多的學子。”
“朝堂之上,大部分臣子,也都是和世家大族多多少少有一些聯絡。”
“這個時候,想要施行新政,自然是舉步維艱。”
楚風稍微舉了個例子。
李世民想要的是楚風口中的那種繁花似錦、百姓愛戴、萬國來朝的大唐。
在他看來,這世家大族和仙師所言沒錯。
完全就是他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讓自己成為真正千古一帝的攔路石。
大隋因為什麼而亡國?
大唐又是因為什麼而建立起來的?
他是看的清清楚楚。
五姓七望。
這是擺在他面前的一個難題。
“如若你們宣傳的好,百姓們自然越發支援你們,也會激起他們的忠君報國之心。”
“當然,只是一味地去宣傳,卻從來不做實事。”
“這樣的宣傳,那也是假大空的宣傳,久而久之,百姓們看出來之後,也就不會再相信這個邸報。”
“你們可以看一看,這上面的每一篇,那都是有著真實事件而編寫。”
“只不過,在這個編寫的過程中,我稍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就好比,把韃子寫成無惡不作,把始皇寫的兢兢業業。”
始皇帝聽到,臉色微微一紅。
“先生所言,極是,我等這最開始所寫的邸報,也就中規中矩,聽起來也是晦澀難懂。”
“先生這一版邸報,倒是寫出來另外一番味道。”
“就比如,這大明和韃子之間的兩國之戰,看起來,寫大明是如何在如此艱苦之下,贏得了此戰。”
“然則,這字裡行間,卻也把韃子寫的窮兇極惡,把大明戰士們的艱難和以身許國寫的慷慨激昂。”
“受教了。”
李世民也是一樣。
見到了這份邸報,他就對於以前弘文館寫出來的邸報,有一種食之無味的感覺。
如果大唐也以這樣的邸報來寫世家大族,寫突厥之蠻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