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你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楚風說的問題,在於這些帝王都沒有那種培養一個合格的二代帝王的想法。
“作為一個帝王,你們或許想到了萬世之功以及萬世之基業。”
“但是卻只是把眼光放在了虛無的長遠,而不是眼前的下一代。”
“始皇之於扶蘇、唐皇之於李治、洪武之於永樂,這便是最為典型的前車之鑑。”
楚風的話,瞬間吸引了這些人的興趣。
始皇帝是知道。
自己死了之後,被趙高和李斯給篡權了。
遺囑變成了立胡亥為帝。
結果導致扶蘇被一封假的遺囑給逼死了。
而昏庸無能的胡亥,直接讓大秦走向了亡國而不自知,更沒有自救。
想到這裡。
始皇帝就覺得趙高死的太輕鬆了。
要不是李斯還有一些用處,本身乃是法家的代表,需要他撐起法家之學。
可能也早就被始皇帝給殺了。
另外一人。
也有著一些感觸。
此人就是唐皇李世民了。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還為此做出玄武門那等事情。
結果自己的兒子卻拱手讓給了一個毫不相干的外姓女子。
就恨不得在李治出生的時候,直接掐死他。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直接射到牆上。
李世民其實也已經有了一些想要培養好下一代的打算,但是這種意識或許也只是存在於表面。
為什麼這麼說呢?
李世民已經冊立了李承乾為太子。
結果卻因為李承乾意外成了跛子,然後就寵幸於李泰。
作為一個帝王。
他這種愛的缺位,就導致了很大的問題。
首先,就是讓作為太子的李承乾對於這種偏愛產生了誤解,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創傷。
覺得自己這個太子,就是因為嫡長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