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任意門:開局點化秦始皇>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個國策不是皇帝說了就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個國策不是皇帝說了就算 (1 / 4)

大唐的科舉考試在楚風這位“仙師”的威懾之下,才得以興辦起來。

要知道這大隋的滅亡,其中就有著科舉考試的原因。

在這一點上面,隋煬帝算是開了一個先河,成為了後來的王朝選拔官員的一種方式。

只不過,任何的改變都伴隨著流血犧牲。

隋煬帝開創了科舉制度,凡是想要進入朝堂當官的,除了軍功,也就這一條路了。

以前是什麼?

舉孝廉、世襲制、官員的推舉制度等等。

這對於八柱國,對於那些貴勳來說,簡直就是福音,也是他們能夠讓自己的家族壯大的基礎。

可是隋煬帝卻廢除了這些個制度,讓所有的學子都要參加一場考試才行。

大唐最開始並沒有繼承這個科舉制度,等到了後來,才實行這個制度。

但是遠遠沒有宋明時期那麼的完善,並且那麼的嚴格以及大受歡迎。

科舉制度就是一個讓寒門弟子有一個翻身的機會。

卻也讓世家這些弟子斷了一個上升的門路,對於世家而言自然有一些損失。

但是仙師點化,李世民的態度非常堅定,朝中的大臣有著一大半都在支援。

不光如此,那弘文館的學士,也都是表示支援這個制度。

如今,李世民又在藉助這個仙器觀賞大會,提出了舉辦武舉的制度。

這就相當於是給更多的寒門弟子一個上升的機會。

畢竟武舉就相當於是一場戰爭一樣,武舉獲勝者,必然會進入軍中,成為一個副將。

“武舉好啊!”

程咬金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援這個提議。

“我就非常贊同仙師說的話,君子六藝便是要人能文能武,而不是成為一個文弱書生。”

大唐這個時候其實還是比較崇尚武力的。

學子們遊學的時候,都能夠隨身佩戴寶劍或者是匕首之類的。

拔劍四顧心茫然。

只有到了大宋的時候,開始重文輕武,說什麼士大夫治天下。

完全就是自掘墳墓。

要不是那時候的北方的夷族發展也是非常的弱勢,估計這個士大夫治天下的制度,早就被打臉了。

看看大宋自開國之後,出現了幾位名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