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自己可能會死,趙構便是恐懼不已。
特別是已經經歷了一場生死之後,對於趙構來說,他會更加的怕死。
所以在聽到崇禎皇帝說,大宋會亡國,他會死,並且還得到了仙師的肯定之後,他就更加擔心自己會在什麼時候被金兵給殺死了。
只不過,趙構不知道的是,崇禎皇帝並沒有完全告訴他,他的結局是什麼。
不管是誰,都會死。
趙構並不是被人殺死的,而是老死的。
這就是讓人最為憤怒、遺憾、不甘心的地方。
他殺死了大宋的抗金英雄岳飛,導致中原大地的百姓被蠻夷奴役,最後還面臨這北方蠻夷的統治和壓迫。
而他自己,這個中原大地的千古罪人,卻是老死於床榻。
或許,這也是崇禎皇帝知道了趙構身份之後,心中所產生的一種不甘。
才會讓他產生激將的想法。
崇禎皇帝知道歷史上的趙構不僅怕死,還怕自己的皇位被二聖給拿回去。
這才下了十二道金牌,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了岳飛。
對於崇禎皇帝這樣的帝王來說,他自然是頗為岳飛這樣精忠報國的名將而感到惋惜。
以至於,如今的趙構二話不說,殺死了黃潛善,罷免了汪伯彥。
刑不上士大夫,他還沒有那個魄力,直接殺死汪伯彥這樣計程車大夫。
而趙構主戰的想法,也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援。
他們很多都是投機派,只要是官家一意孤行地要抵抗大金,自然會有不少大臣表示支援。
特別是趙構的身邊有著韓世忠這樣的御衛營的支援和保護,還有不少河北人的呼聲。
建炎三年的中旬,趙構以韓世忠為徵北大元帥,帶領御衛營,再招募各地潰兵、民夫,組建了一直徵北軍。
而趙構選擇了一起跟隨,算是御駕親征。
只不過,他的行在距離韓世忠的大軍還是有著一段距離。
他也擔心到時候大宋的人打不過金兵,他不好逃走,所以就遠遠地跟著。
“大帥,信字旗的兄弟傳來訊息,阿里的大軍如今正在明州燒殺搶掠。
至於大金主帥完顏兀朮,此刻正在建康城,已經動身前往臨安,相信不久就會進駐臨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