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趙構真的有什麼中興之心。
那也是真的有。
這好不容易當上了大宋的官家,自然不願意被人叫什麼完顏構。
只不過,後來岳飛強勢崛起,打著迎回二聖的口號,一路打的大金潰敗退走。
這就讓趙構陷入兩難了。
畢竟自己的位子來的不正,到時候二聖回來了,他是不是要把位子讓出去?
這捂了十幾年的寶座,就這樣讓出去,他實在是不甘心。
就算是對方是他的父皇,是他的大哥。
那也不行。
再加上,這江南計程車族們也不堪重負。
北伐需要的可不僅僅是將士們,還需要很多糧草以及錢財。
沒有錢。
就僱傭不起民夫,沒有民夫,就運送不了物資,也修建不了工事。
關鍵是一點。
糧食。
江南就算是再怎麼是魚米之鄉,這糧食大把大把地運送出去,對於江南士族來說,那也是颳走他們的心頭肉。
面對二聖的迴歸,面對江南士族的壓力,面對朝堂之上幾位奸臣賊子的蠱惑。
才有了後來的十二道金牌。
說起來,這件事情秦檜是要被一半的鍋。
但是這位大宋官家也是難逃其就。
畢竟這十二道金牌,要是沒有趙構的首肯,也不會發出去。
要是沒有趙宋官家點頭,誰敢殺南宋的抗金英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最後。
岳飛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