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吃了西瓜,高山月說:“舅母娘,我建議你先在縣城蓋房子,給表哥用來結婚用。過幾年回去蓋房子,兩不耽誤。”
汪桂枝心下大定:“山月說得好,我聽山月的。”
劉愛雲說:“有山月這句話,我也不用問了,我就直接在縣城蓋了。哎喲,山月你說什麼?在縣城蓋房子?”
“是啊,是買地皮蓋房子,不是買。就像我家一樣,買地皮蓋。”
汪桂枝“哎喲”一聲,“我怎麼沒想到呢?山月說得對啊,自己買地皮蓋那不是更好?可去哪裡買呢?”
這時候的買賣地皮還管得很嚴,是以汪桂枝有此一說。
“別急,馬上就開放第一批地皮了,舅母娘你們可以去看看。”
“那就太好了!也蓋個三四層,一家人怎麼住都夠了。”
可不是呢。
劉愛紅也點頭:“如果放開了,我也去買一塊。不過,這得多少錢?”
高山月將從姚記者那裡聽到的訊息說給他們聽:“也不貴,一塊地皮下來也就千多塊錢吧。不過,沒有我家這麼大面積,都是一塊挨著一塊,一般就兩百多平米一塊。”
這就是啟東縣城後來的自建房房型,一家挨著一家,只有前後有窗戶,兩戶中間的牆體沒有窗戶。
但是沒辦法,城市發展就是如此。要想低成本住樓房,只能買這種地皮。
“還有一種辦法,舅母娘你們可以去找找那些原本就有自建房,現在想賣的。不過,這些房子肯定要貴不少,而且房子也不怎麼好,需要拆掉重建。”
汪桂枝說:“這就難辦了。我記得,當初大梅辦作坊要買旁邊那戶人家的,人家不答應,幾個月下來就又漲了千多塊錢。”
可不是。再過幾年,那房子還不止漲價千多塊呢,那得上萬。
“是這個道理。所以,買新地皮蓋房子也是個法子。你們自己看。”
劉愛雲說:“那就好,買了地皮就可以直接蓋房子,年底就可以裝修。”
高山月心中迅速計算著,去年一年,劉愛雲將近兩千塊錢收入。
再加上劉愛雲丈夫和婆婆、小姑的收入,的確是夠了。
不過,完全裝修完還不行,先裝修一層住著再說。
汪桂枝笑得見牙不見眼:“愛雲說得對,就這樣說定了。山月,你如果有訊息了就趕緊給舅母娘說,我們去搶個好地方。”
高山月笑著:“這個肯定。”
劉愛紅如今也跟著做生意,人也爽利許多,說:“山月,這都是跟著你做生意得到的好呀。”
劉愛雲笑出一口大牙:“可不是!山月,我們都念你的好。以後我們都住縣城,大家互相都有個照顧。”
高山月被誇得有點不好意思,“都是你們自己努力得到的,別老感謝我了。話雖如此,家裡的地都不能丟,過幾年了想蓋房子了再蓋。一次性蓋好、蓋漂亮,蓋到位。”
農村房子目前是一波款式和功能,再過二十幾年又是另外一波款式和功能,因此,要蓋就要蓋後面那一波的樣子。
方便程度遠遠超過這一波房子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