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確約好了,伯陽現在是陷陣軍統帥,不是專門的說書人,你們要聽精彩的故事,讓高伯伯給你們講,他的戰鬥經驗才叫豐富。”藍田微微搖頭。
高順聽得滿臉尷尬,“我口才不如先生與伯陽,可不會講什麼故事...”
藍田笑道:“不會講故事無所謂,偶爾分享戰爭心得,我想這群孩子一樣愛聽,也可以讓魯鐵他們來講,虎賁武堂的教習可不少。”
“有道理。”高順點點頭。
藍田跟著站起身,招呼眾人說道:“伯陽想看那占城稻,要不要都一起?”
“左右無事,去吧。”高順望著藍霽發出邀請。
藍霽本想回少年營,但看見高順那灼熱的眼神,沒有辦法拒絕這未來監院。
一行人策馬揚鞭,直奔廣州北門外的試驗田。
藍轅打馬左顧右盼,沒有看見心中綠油油的禾苗,只看見農夫打扮的農研員,正在趕牛用曲轅犁翻地,有人配合著把種好的綠肥埋在泥下,試驗田旁邊的荒地上,堆著一束束枯黃稻草。
“啊這...占城稻收割了?”藍轅見狀大吃一驚,他記得兩個月前在會安港,綠油油的禾苗只有幾寸高矮,還是他親自監督裝船,不由感嘆生長速度太快。
藍田點頭肯定:“占城稻生長週期只有五六十天,你們在路上就走了近兩個月,現在完成收割合情合理,要不是因為運輸移植的原故,這幾百株會更快掛穗成熟,有了這神奇的作物,能有效解決百姓生計。”
“癟谷、空殼的多嗎?產量比原來的水稻如何?”藍轅追問。
“目前來看佔的比重很大,產量也較原來的稻穀差一些,但這只是第一次移植栽種,並沒有經過選種選育,種幾季後就會有大改變。”藍田點頭分析。
“既然不如咱們的稻種,父親為何要賣力培育?這不是浪費時間嗎?”藍霽對農作物涉獵不多,根本不瞭解占城稻的神奇。
“仲陵,五六十天呢。”藍轅提醒。
“那又怎麼樣?”藍霽還是一臉懵。
藍田笑著解釋:“在交州這樣陽光充足的地方,占城稻一年可以收穫三季,如果在荊南等地也可收穫兩季,占城稻從栽種到採收僅用不到六十天,你算算一年三季用多少時間?”
藍霽點點頭:“算起來是一百八十天,不說占城稻產量不高嗎?”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半年時間種完三季稻,節約下來的時間百姓可以休息,也可以種點輔糧、蔬菜,現在北方的單季稻需要五個月,南方的雙季稻每季要接近四個月,時間優勢可以彌補很多差距,而且這稻種耐旱不擇土,土地沒有其他作物要求那麼高,這是它第二大優勢。”藍田繼續解釋。
“難怪水田和旱田都在耕作,先生此舉真是造福百姓啊。”高順忍不住感嘆。
藍田輕輕搖頭,“伯平不要這樣說,這稻種是你和伯陽帶回來的,它的意義比收復日南還要強,不過還要經過多次培育,才能把種子推廣出去。”
“將來百姓只要肯幹,就都不會捱餓了?”藍霽繼續追問。
藍田不置可否,滿臉嚴肅地回答:“百姓將來是否捱餓,除了跟他們是不是勤勞有關,還與自然災害是否頻發,各地衙門對糧食儲備得怎樣,朝中當權者能否善待百姓,地主豪強是否兼併土地等等,這一切都有莫大的關係,再神奇的糧種都沒法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