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子玉想得周全...”劉備聽完點頭讚許,其實蜀地山高水遠,他可以謊稱不知情,登基稱帝就是木已成舟。
當皇帝固然是劉備的理想,但藍田口中的泰山封禪更令人神往,如果在即位過程中有什麼破綻,那麼會給史家留下萬古的罵名。
史官的筆太厲害,便是帝王也無可奈何,劉備不願意偏安一隅,有進取中原光復山河的志向,所以願意再等幾年。
漢獻帝的事達成共識後,劉備就‘樹上開花’出秦川的策略,與藍田繼續請教實施細節,益州休養生息這幾年,都可以圍繞藍田的策略佈局。
到時候劉備會親自帶兵出川,而藍田那時應該在交州坐鎮,戰略規劃問最先的提出者,才能得到策略的精髓。
藍田沒有藏私詳細道出心中所想,他的樹上開花計策主要是疲敵,配合極端的氣候拖垮曹魏的補給,而後出其不意與關羽配合攻佔長安,封鎖住魏軍向東逃走的退路,蠶食魏國在雍涼的軍事力量,讓涼州乃至西域成為自家的馬場,有了充足的戰馬就可以掃蕩北方。
劉備聽得忍不住頻頻點頭,許多細節與諸葛亮、龐統、法正的想法不謀而合。
藍田正在侃侃而談之時,殿外突然出現了幾個‘不速之客’,而身邊的劉備好像早就知道,跟著便招手讓他們進殿。
“大王、藍將軍...”
“父王、藍將軍...”
吳懿、吳莧、劉永、劉理四人的出現,讓藍田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藍田抵達成都後,與吳懿前後見過好幾次,對方每次都表現得畢恭畢敬,完全沒有擺出‘國舅爺’的架子,比同身份的糜芳顯得隨和,吳莧和她那兩個三四歲的兒子,只在甘倩的瑕英宮見了一面。
“永兒、理兒,你們應該叫舅父。”劉備皺眉說道。
兩個小孩哪裡懂這麼多,心說自己的舅父不該是吳懿嗎?吳莧聽到劉備的話連忙用手‘提醒’。
劉永、劉理倒是不傻,兩人連忙躬身作揖,口裡奶聲奶氣喊著:“舅父好...”
“大王...您這是...”藍田滿臉問號。
劉備正色回答:“阿斗是太子,也是永兒、理兒的兄長,他們都叫你舅父無可厚非...”
“這...那子遠將軍...”藍田欲言又止,心說兩孩子親舅就在眼前,您這樣做合適嗎?
劉備笑著說:“子遠當然也是舅父,孤按孩子們的年齡順序來算,子玉就是他們的大舅父,子遠是孩子們的二舅父...”
藍田正想問這合適嗎?劉永、劉理就在吳莧的教導下,當著眾人分別開始呼喊大舅、二舅。
劉備的騷操作讓藍田很被動,也不知道是誰教他的高招,總之讓藍田答應也不是、拒絕更不是。
吳懿比藍田年長十幾歲,卻心安理得的當了這個二舅,劉備這個做法等於把兩家綁在一起,無論對於太子劉禪還是劉永、劉理,將來都是一個極好的安排。
“大王,藍將軍既是孩子們的大舅,那妾身應該怎麼稱呼?”吳莧躬身詢問。
吳莧比藍田小几歲,她儀容秀麗、體態端莊,舉止如平湖秋月,讓人覺得安寧祥和,比起孫尚香的英武氣概,吳莧更顯得雍容高貴,果然是母儀天下的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