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記述: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意思就是宋的九十二斤半為一石,相當於漢代的三百四十一斤。
因為各個時代計量單位不同,藍田無法去深究宋代與漢末的差距,他便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
大概算出宋漢計量的倍差,也沒有改變《武經總要》取樣的資料,只把最後食用天數進行修改,實際產出和食用還需要具體檢驗。
藍田說完諸葛亮相當震撼,張飛差點高興得跳起來:“兩鬥米能吃半月?這對於長途奔襲也太好了,若是真的俺就要發財了。”
“兩鬥熟糧被碾壓成型,最後應該只有這樣大小。”藍田兩隻手比劃著。
“好你個藍子玉,如此妙計不早點獻出?大哥當初爭奪漢中要是用上,保管打得曹賊屁滾尿流。”張飛開心得想個孩子。
藍田雙手一攤:“以前偶然翻到的書簡,都不知道是不是人亂寫的,必需要驗證後才知真假。”
“哦,對對對,軍師,您快安排吧。”張飛一把奪過諸葛亮的羽扇,笑呵呵地給他扇風。
“翼德你就別扇了,現在陽春三月我又不熱,拿這羽扇是出於習慣...”諸葛亮滿臉苦澀,uu看書然後鄭重對藍田說:“我下午就安排糧官去驗證,若真像子玉說得那樣神奇,蜀道的運糧民夫將大減,途中的消耗也能省下至少五成。”
“軍師要注意保密,此法如果真的可行,必須讓信得過的人去辦,否則容易被曹丕和孫權偷學。”藍田提醒。
“誰敢胡亂洩密,俺擰斷他的腦袋。”張飛提起了黑拳頭。
諸葛亮表情嚴肅地點頭:“子玉提醒得很對,壓縮糧的事我會親自部署監督,今天本來想找你聊聊交州六曹的事,看來只能改日再敘了,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去。”
張飛把羽扇塞到諸葛亮手裡,然後一把攥住藍田的手,笑呵呵說:“軍師快去,俺和子玉找大哥喝酒去。”
三省六部制比漢朝的體制先進,像諸葛亮這樣的識貨者很快了解其妙,很多想不到的問題就想找藍田請教,但這些在北伐面前都不值一提,能夠完美解決糧草出川的問題,比任何制度都要重要得多,所以連諸葛亮都沉不住氣。
張飛越看藍田越順眼,他在蜀中有問題就找諸葛亮解決,現在諸葛亮解決不了的事,藍田依然能夠解決,讓張飛誤以為藍田更強,其實藍田是佔了幾千年積累的優勢。
兩人出來丞相府直奔王府而去,藍田正好有事要找劉備商量,如果《武經總要》中的方法管用,就說明那兵書的確是個寶貝,可惜藍田只瞭解其中的少量內容,否則以後擴建升級講武堂,這本書完全可以當做武校教材。
1秒記住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