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揮手示意對方坐下,“看來你領悟了我的話,把商會里的人散落到民間,犄角旮旯裡藏著生活百態,能瞭解各階層的想法,特別能察覺那些外來細作,你做得很不錯,要繼續保持。”
“嗯,其實這座城市,除了江東、北方的細作,還有荊州、益州等地計程車族子弟,他們也在關注先生的改革,也不知道這些是敵是友,所以末將這段時間想到個辦法。”宋諶抱拳回答。
“有想法值得鼓勵,說出來我聽聽。”藍田坐正了身軀。
“先生建的城池太大了,您為了廣州貿易的繁榮,給予百姓相當高的自由,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地人進入,細作可以藏身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商會的人手捉襟見肘...”
宋諶停頓了一下,他想知道藍田的反應,因為交州商會擁有的許可權大,商會的支出在各衙門中的佔比也較高,蔣琬就此屢次向他提出了質疑,現又想增加人手,擔心藍田會不理解。
讓宋諶意外的事,藍田聽完非常淡定,並且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末將認為或許可在各行各業招募人員,可以是小販、書院教習、菜農、匠人、甚至官吏等等,他們越普通就越有隱蔽性,也能瞭解到更多有用的資訊,讓那些不軌之人無處可藏。”宋諶鄭重的回答。
藍田還沒答話的時候,高原跟著提出質疑:“小販、菜農這些倒沒什麼,書院教習、官吏都有俸祿的,讓他們跟著商會白乾,還是多領一份俸祿呢?”
“呃...這我還沒想明白,要看先生是什麼想法...”宋諶大眼睛盯著藍田。
藍田皺眉說:“領雙份俸祿是應該的,畢竟他們是州府的眼睛,你這個想法很不錯,這樣既能精準掌握歹人、細作動向,又能監察官吏、瞭解民生、瞭解百姓需求,不但要辦還得好好辦下去。”
“商會的開支就...蔣別駕那裡....”
“公琰那裡我親自去說,勤儉持家雖然沒錯,但有些錢是沒法省的,與其摳摳搜搜的過日子,不如我們好好施政,讓地方安全、政治清明、官員廉潔、百姓富裕,那樣地裡有、鍋裡有、碗裡有、倉裡也有,不是更好麼?”
宋諶拜服曰:“還是先生想得遠,我本意是監察細作...”
“其實監察細作和了解民聲並不衝突,完全可以把交州商會分作兩個部分,一部分主要是監察細作、去報州郡安全,另一部分專門來了解民聲。”藍田點點頭。
“先生,是不是太小心翼翼了?以您的經綸濟世才學,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早晚的,再說還有長江報、嶺南報引人向善,沒必要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煩心吧?您要替漢中王匡扶漢室,也說過不能事事躬親的...”高原好意提醒。
藍田輕輕搖頭:“有些東西先要形成規矩,有規矩自然可以定方圓,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員們,從小都是衣食無憂飯來張口,他天天坐在衙門忙公務,哪裡會知民間疾苦?
若是碰上得力的屬下,還能面前傾聽民聲,若是遇到下面人庸碌、貪贓枉法、阿諛奉承,嘴上說的都是盛世,兜裡裝的全是髒錢,積累久了就是下次黃巾之亂。”
“會有這麼嚴重?先生在蒼梧、南海、鬱林三郡,不是用了不少黔首子弟為吏麼?他們出身貧苦應該知道感恩的吧?”高原追問。
藍田繼續說:“一代黔首、兩代吏、三代官,總有聰明人能夠脫穎而出,加上權利這東西容易讓人腐化,黔首子弟出身的官員,未必不會被腐蝕而貪贓枉法,所以只能不斷完善規矩,讓規矩把卑劣的人性困住。”
“末將受教...”高原似懂非懂,但依舊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