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歧擺擺手,“那不過是暫代而已,況且廣州城一旦建好,番禺還存不存在都不好說...”
陳圖皺眉肯定:“姚公說得有理,不過藍府君我是真沒看透,到底要在交州幹什麼呢?”
“府君立意高遠,非等閒之輩可知也...”姚歧先是附和搖頭,突然他想到什麼靈機一動,喜道:“我當去請教成國先生,他曾官居南安太守又是飽學之士,應該比咱們高明得多。”
“姚公不說我險些忘記,成國先生他今日就在現場,我之窘態盡入其目也...”
“畢竟府君動怒,有些失態也屬正常,成國先生有君子之風,必不會輕看你的。”
兩人閒聊的話題始終沒偏離藍田,陳圖囑託姚歧此後照拂番禺陳家,姚歧不好拒絕口頭答應下來。
藍田在番禺留宿一夜,初四清晨便作別高順回廣信。
過年期間百姓尋親訪友,官員之間也藉此機會聯絡感情,藍田雖然不喜歡這些迎來送往,但架不住那些下官的熱情,特別是荊州的一些老朋友、老下屬。
桂陽太守習珍拜訪拉著李揚同行,零陵太守郝普則拉上了蔣琬。
藍田還在零陵主政的時候,書報署行政級別位列郡級衙門之首,但郝普到任後不敢領導蔣琬,畢竟書報署這種機構郝普掌控不住。
郝普與蔣琬到廣信除了拜年外,主要想確認書報署的級別與歸屬,這算是藍田在零陵郡留下的尾巴。
正月初六,藍田在廣信接見郝普、蔣琬。
一番寒暄後,郝普將半年的情況作了彙報,因為堅持遵從原來的施政模式,所以郝普過得比桂陽更輕鬆,免不了一堆恭維吹捧的話。
蔣琬則因為人員大幅抽調蒼梧,書報署的運轉相對變得緩慢了些,他提議將長江報獨立出來成為專屬衙門,這樣可以大幅提高團隊的管理效率。
藍田聽後非常欣慰,當時書報署是給泉陵學堂的學子留去處,現在在交州的人手本就不夠,確實可以解放教材抄錄的人員,是時候掏出雕版印刷術了。
“公琰言之有理,此次回零陵可將不涉及長江報的全停了,以後泉陵書報署專心做長江報。”
“那以後泉陵學堂的教材?”
藍田:“先讓儒科的學子自行謄抄,回頭從學堂刮摩科挑些擅雕刻的匠人,我一併解決教材與報紙的謄抄問題。”
“雕刻匠人?府君難道有什麼妙計嗎?”蔣琬滿臉疑惑。
藍田點頭解釋:“用印章的方式印書、印報,可以極大地節省人員,長江報現在一年十二期,只需要陽刻十二個模子就行了。”
蔣琬目瞪口呆:“府君奇思妙想,真乃天下之奇人也...”
藍田尷尬一笑,借用古人的功勞實在臉紅,但是他是在推動科技進步,厚顏無恥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