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第三高階中學。
下午五點半,學校裡已經結束了晚飯,而晚自習還有一個小時才開始。
學習了一整天,此刻正是休息、放鬆的好時機,校園裡隨處可見三兩成群的學生。
女生們表現差不多,大都互相牽著手緩步慢行,輕聲說著悄悄話,偶爾看到哪個帥氣男生後,會一起發出嘁嘁的偷笑。
而男生們則是花樣百出了。
有的大步流星目不斜視;
有的蹦蹦跳跳大聲說話,眼睛卻一直搜尋著漂亮女生;
還有捧著一疊書冷著臉穿行於人群之中的。
整個校園之中,都洋溢著青春快活的氣息。
這在謝遙看來,很容易勾起他的一些美好回憶。
可惜的是,回憶中的那個世界已經不復存在。
而眼前的青春校園生活,對於這些學生們來說,也只是暫時的。
畢竟,在目前的環境下,能夠做到讓孩子們無憂無慮地上完高中,已經是聯邦政府能夠做到的極限。
這也是聯邦成立之初,一位先賢的教導:
“只有在人類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敢為人類的事業拼上性命。”
因此,在18歲成年之前,他們大都不會面臨太大的困境。
學生們都是課本上、從報紙中、從別人的嘴裡瞭解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世惡道險。
即便周圍的人再怎麼教導,大部分新生應該也還沒有反應過來一個事實——無憂無慮的生活,還有最後三年。
之後,他們要麼進入社會的各個行業當中,投身於建設人類家園的潮流,開始為掙錢而發愁;
要麼,透過選拔,進入城防部、治安所、工程部等公職部門,獲得一份相對體面的工作。
但這至少需要文化課考試及格,許多職位還對體術考核有等級要求。
至於各個州城才會有的大學,則只為真正具有才能的精英人士開放。
他們或者文化課成績突出,或者擁有天賦、能夠吸收魔藥,再或者在體術上有過人的成就。
因此,校園裡真正快樂的永遠只有高一高二的學生。
那些高三的學生,則有了陡然變大的壓迫感。
比如,此刻正低頭端著飯盒,從食堂快步趕回教室,準備不浪費吃飯時間,也要用功學習的某位女同學。
謝遙認出這是自己班上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