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摩挲著下巴上冒出的青胡茬默然不語。
“早跟你說過,陶文舉這狗孃養的心思深,在涇州你讓他掌管鹽廠,插手藏鋒營,兼掌彰義軍軍務,把這狗東西的能力鍛煉出來了,也把他的野心養大了。
天雄軍聲勢雄壯,又駐紮在鄴都繁華之地,更是郭大帥嫡系,這狗東西進了天雄軍,哪裡還捨得離開?早跟你說過,不能慣著這廝,你偏不聽!”潘美唉聲嘆氣。
朱秀攤攤手:“這次算我看走眼,沒有聽你勸告。
不過陶文舉的確有能耐,當初讓他進天雄軍,也是柴帥主動開口向我要人,能得到柴帥認可,陶文舉的去留就不是你我能夠掌控的。”
“唉~早日如此,當初就應該把這狗東西一輩子留在涇州。”潘美憤憤不平。
朱秀笑道:“要是陶文舉識趣,以後能不忘香火情,我們在朝中也有一份助力。”
潘美瞪著他:“那要是狗東西過河拆橋,忘了你這位伯樂公咋辦?”
朱秀笑了笑:“陶文舉雖然勢利,但並不傻,他不會主動尋求與我作對的。”
“希望如此吧!”潘美搖搖頭。
下午時,柴榮派人請朱秀去鄴軍大營,說是郭威和馮道已經商討完畢,讓他過去一同議事。
朱秀剛騎馬入營,背後傳來呼喊聲:“賢弟!”
忙勒馬回頭看去,只見幾個頂盔摜甲的軍漢朝他走來,為首一人白麵方臉大耳,正是趙匡胤。
“趙大哥。”朱秀翻身下馬,拱手笑道,朝趙匡胤身邊幾個英武不凡的軍漢頷首致意。
“賢弟入營有何事?”趙匡胤笑道。
“得柴帥相召,喚我到大帥營帳議事。”
趙匡胤羨慕地道:“大帥入朝在即,此刻召賢弟去議事,一定想帶上賢弟入宮。”
朱秀謙虛道:“尚且不知,一切聽大帥吩咐。
趙大哥怎會在此?”
趙匡胤笑道:“朝廷有令,我父親重新擔任護聖軍都指揮使一職,協助王殷將軍打理禁軍事務。
愚兄我也復任內殿直班虞候,今日就要入宮宿衛。”
朱秀忙道:“恭喜趙大哥!”
難怪見趙匡胤眉梢帶喜色,原來是官復原職。
還說羨慕自己得大帥重用,他父子二人重新成為禁軍將領,一個在侍衛司擔任一軍都指揮使,高階軍官,一個在宮裡當差,宿衛宮禁,可謂前途無量。
老趙家才是令人羨慕的物件。
趙匡胤指著身旁幾位軍漢道:“我來介紹,這位是大名府人李繼勳,如今擔任殿前散員班指揮使;這位是開封人石守信,如今在內殿直效力;這位是洛陽人王審琦,如今擔任內殿直都知。
諸位兄弟,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彰義軍儲帥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