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豬肉的成本不會超過5塊,那麼毛利潤都可以達到13.5億。
但這是精品豬肉。
高階豬肉!
不一樣!
一般人哪捨得吃這樣價格的豬肉!
普通人吃的還是一般的商品豬。
【超群集團】有生產普通商品豬的計劃,打算建十六座【養豬場】,達到年出欄五百五十萬頭的目標。
這個計劃已經有條不絮在推進了,合同已經簽訂好了,工程隊也已經入駐興建。
如果這個計劃得以實現的話,那麼【超群集團】的生豬業務將會迎來***,以一家公司的體量,佔據到全國生豬養殖數量的0.77%。
當然,這個資料是比不上那些在這一行業耕耘多年的企業。
像養雞起家的【溫氏集團】,光2016年12月,出欄的商品肉豬就有169.30萬頭,整一年出欄生豬數量達到了1712.73萬頭。
不過【溫氏集團】豬肉一斤的成本在6元左右,這一點,就比不上【超群集團】了。
【超群集團】跟它們比,在生豬的養殖數量上,就是一個小弟弟了。
不過吳思源有自知之明。
建【養豬場】容易,但想要將【養豬場】健康運營起來,就要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了,人力因素在其中佔了很大的比例。
【養豬場】養的是豬,但管理的是人啊!
十六座【養豬場】需要的相關專業人力,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到目前為止,十六座【養豬場】都沒有招夠足夠的人員,都是【超群集團】人力部一邊進行社招,一邊以老帶新進行培訓。
但只要十六座【養豬場】正式運營起來,今後的裂變就簡單了,相關人員也不會像現在如此捉襟見肘。
雖然比不過其他養殖企業的養殖數量,但對於現在的【超群集團】來說,年出欄550萬頭的目標剛剛好。
這是吳思源原本的想法。
但現在他知道了未來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以及豬瘟疫情帶來的豬肉價格暴漲,普通人民都淪落到一豬難求的地步,吳思源頓時就覺得這550萬頭的年出欄目標,實在是太保守了。
他略一沉思,便下了一個決定。
他叫來了集團總裁黃育平,負責農牧事業部的關學列以及相關的高管,在他的董事長辦公室裡,開了一次簡短但很重要的會議。
吳思源在會上直接對他們道,“我最近在看國內生豬行業的資料,原先我們定下的十六座【養豬場】,年出欄550萬頭生豬的計劃不錯,但我覺得還是有些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