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村落,能有三五百人可算是很大的村落。
在曲州,他們經常能看到二三十戶的小村子,村子裡有時候很難看到幾個人。
“村子裡怎麼多是些老人和女人?”
借宿在一個小村落,秦鹿問眼前的年輕女子。
女子面容隨和,笑道:“村子裡的男人們都去上工了,老人和女人在家裡種地。”
這種情況倒是千百年來不變,縱然是千年後也經常是這種家庭結構形式。
“地裡的收成如何?”秦鹿問道。
“比往常年好,我們這邊水不多,土豆和紅薯沒辦法放開了種,每年種上三分地,也足夠家裡吃的了。倒是玉米挺好的,小麥長得也不錯,能吃得飽。”女人含笑幫秦鹿盛了一碗乾飯,“幾位這是要去哪裡?”
“我兒子在西北大營當差,好些年沒見了,想過去看看。”秦鹿道。
“現在當個兵卒也挺好的,我兒子讀書沒什麼天分,想著等年齡夠了,也讓他去當幾年兵,退伍後可以存些錢成親,要不就去縣裡當個錦衣衛,以後找媳婦也容易些。”女人笑容加深,“現在的日子多好,我那時候想讀書,還沒機會呢。”
“看你年紀不大,怎麼沒讀書?”秦鹿問道。
“當時倒是想,不過那時候朝廷的私塾還沒管到這裡,我是大秦七年嫁的人,縣裡的私塾是大秦八年才開始收學生,之前的私塾都是先生們自己開的,束脩太高了,別說我一個女人,家裡的男娃娃也供不起。”女人表情有些惋惜,卻並不懊惱,“現在也不晚,我兩個孩子都在私塾讀書呢,兒子的天分不算好,閨女讀書肯下苦功夫。”
說罷,有些不太好意思的道:“也不指望她當女官,有學問,以後總能嫁的好一點,不求啥大富大貴的,比我這個當孃的好上一分也成。”
然後看著她身邊的韓清堯,道:“這是您的孫子吧,讀書了嘛?”
“年紀還太小,不到四歲,還要等個兩三年。”秦鹿笑道。
“哎喲,那可得用工讀書了,我閨女的先生就說了,現在天下有不少的空缺,學的好了都能得到個好差事。擱以前都是兄弟給姊妹撐腰,現在指不定姊妹得幫扶兄弟了。”
重男輕女?
在現代也不少見,何況是古代呢。
秦鹿對此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有些觀念真的很難改變。
尤其是這種根深蒂固的陳舊思想。
“以前那裡能想著女人還能當官呢。”女人似乎頗為感慨。
秦鹿笑道:“女人又不比男人差,當官靠的也不是體力,不然找結實漢子當官就是了,幹啥還要讀書。”
“這話說的不假。”女人連連點頭。
村子的人普遍都是民風淳樸的,遇到借宿的客人,總會拿出家裡最好的東西來款待。
秦鹿也不是個吝嗇的人,也會給予相應的報酬。
當然不會太多,也絕對不少。
太多的話難免被人看作是冤大頭。
從曲州進入定州的時候,已經是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