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使,今日咱們做什麼?”
“城牆炸開的缺口不算大,兩百人十天半月的便能修補完,此時我教給了秦浩,咱們要做的是在地圖示記的位置,尋找幾處合適的宅邸,設立鎮撫所。”
他將地圖捲成一個紙筒,招呼聶流芳往外走。
此時的肅州府,不少人家聽到新來的大官要召集人手修繕城牆。
肅州府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在種地,而且這些地都是掌握在官員和地主的手裡。
即便是作為“城裡人”,他們的日子也萬分艱難,吃不飽飯是尋常。
如今官府手裡的契書都落到了韓鏡手中。
母親曾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人口是需要重新定義劃分的,比如城市戶籍和鄉村戶籍,但是現在卻不能這麼分配。
韓鏡明白母親的意思。
本身大盛朝地廣人稀,單純靠著農民種地,是養不活住在府城的人的。
無他,母親的意思是,農耕器具太過落後。
就說他們家的佃農,每一戶伺候十畝地,一年到頭幾乎沒有閒下來的時候。
再加上朝廷對鐵器管理的極其嚴格,很多農戶家中,能有一兩把钁頭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兒了,更多的甚至只能用石頭或者是木頭打造的農具。
這種條件,怎麼可能產出更多的糧食。
尤其是現在的糧食產量極低,豐年收的多一些,遇到災年那隻能活生生的餓死。
如今聽里長說,要他們去修城牆,真沒幾個人願意。
不過,在聽到里長說每人每天兩錢的工錢時,心底的怨念似乎一下子消失了。
聽說這次修補城牆只要兩百人,大概半個月就能完工,報名的踴躍程度著實熱鬧。
只要努力幹完這半個月,就能拿到二兩銀子,這等好事他們豈會錯過。
秦一這邊看中了第一處宅子,這座宅子倒是挺大,前後三進的院落,有獨立的水井,院中的景色也很不錯。
可惜裡邊住著人。
“這位置很不錯。”秦一滿意的點點頭,尋到主家,“貴家主,不知這宅子你們可否割愛,我們會按照市價支付銀錢。”
這位家主姓趙,是肅州府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這座宅子是他在二十多年前買的。
心裡是不想買的,畢竟住了這麼些年,已經有了留戀。
可秦一的身份他也知道了,擔心不賣的話,自家可能會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