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下地,秦鹿多數會帶上兒子。
不是非要讓他跟著自己學,而是該瞭解的必須要了解。
比如,耕作的不易。
韓鏡明白母親的苦心,很多時候她說著,自己也用心聽著。
日後或許不會種地,卻也不能被下邊的人誆騙了。
直到進入夏季,小麥獲得了豐收。
曾經畝產兩百斤的小麥,今年每畝地平白多收穫了三十斤。
看著三十斤不是很多,可一旦擴大耕作規模,可以多養許多人。
眼看著家裡的一切都步入軌道,秦鹿卻閒不住了。
當夜,她在飯桌上說了自己的打算。
“我想離家幾年。”
莫說韓鏡,就是胡言等人都覺得納悶。
“娘要去哪裡?”
秦鹿笑道:“去大海的另外一邊,尋找一種叫做馬鈴薯的農作物。”
“馬鈴薯?”聽到是吃食,婉娘道:“夫人,這東西好吃嗎?”
“好不好吃先不提,產量奇高。它和紅薯以及玉米,是抵禦饑荒的最佳食物。”
提及產量,在座的人不免好奇。
沈頌很少在飯桌上聊太多,此時也忍不住了。
“夫人,不知產量幾何?”
“按照目前咱們所耕作的土地,馬鈴薯的畝產大概在兩千多斤,好點的話可以超過三千斤。”後世算上土地的科學種植,可以達到畝產五千斤。
莫說是沈頌,韓鏡等人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紅薯的畝產比馬鈴薯要高,伺候精細的話可以達到五六千斤。而且紅薯的藤苗除了可以做菜,還可以用來養殖牲畜,比如豬都很喜歡吃這個。可謂全身都是寶。”
“至於玉米,畝產也不低,最低也有千斤左右了,而且玉米完全可以代替小麥和水稻,作為一日三餐的主食。另外兩種倒是不能吃的太多。”
她看著眾人,“這三種高產食物,全部都在海的另外一段,一來一回起碼也要數年,若是中途在體驗一下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五年時間還是要的。”
韓鏡知道這三種食物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可想到母親一走就是數年,說實話他捨不得。
況且出門在外,有諸多不便,萬一遇到危險,他難免心生擔憂。
“只是帶回來不算,還需要在本土進行馴化,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想要完全普及開來,最少也要十年的時間。到那時,這個國家會發生根本性的蛻變,至少百姓將不會出現餓死的狀況。”
她都這麼說了,韓鏡也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