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子,這首詩真好聽。”書房內,倆小孩面對面正在寫字。
齊徵臨摹的是韓鏡的字帖,正在寫的這首詩,他別提多喜歡了。
哪怕不是很明白其中的意思,卻仍舊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一種兵戈之聲。
“辛棄疾,名字也好聽。”
韓鏡筆尖微頓,他不知道這位詩人是誰。
按理說能寫出這般驚才絕豔詩句的人,必定不是泛泛之輩。
可惜兩世為人,他是第一次聽到。
詩,是母親給他的。
不是韓鏡看不起母親,事實上他對母親甚是崇拜。
只是他心知母親在現存的書冊典籍上,瞭解的還不如他深刻。
作詩,更是一知半解,連一個入學幾年的孩童恐怕都不如。
如此想來,這首詩的作者乃辛棄疾,反而更能說得過去。
思來想去,或許這首詩是屬於母親的年代。
畢竟現在的母親已不是曾經的母親,至於母親的來處,韓鏡不問,也不想問。
他怕戳破了這層窗戶紙,母親便消失了。
“醉裡桃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齊徵邊寫邊唸叨著,越念越喜歡。
韓鏡見他這幅樣子,忍不住微微搖頭。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這幾乎算得上是齊徵的人生寫照了。
不知他死後,這傢伙有沒有得到一個圓滿的結局。
“以後想做大將軍嗎?”韓鏡問道。
齊徵抬頭看著公子,見他正在笑著,略微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不知道。”
一切都是剛開始接觸,他的小腦瓜還沒想那麼多。
“公子覺得我行,我就當。”
他覺得公子應該是最聰明的人了吧。
韓鏡卻發現幼年的好友有些傻氣,卻仍舊給予肯定的態度。
“你肯定行的,就連娘都覺得你有天資。”
“嗯,長大後我就做大將軍。”小娃兒用力的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