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道:“裡面有三牛媳婦的嫁妝。”
“……”高氏內心不服氣,卻不敢表現出來,她嫁來韓家可沒什麼嫁妝。
“你婆婆貪了三牛媳婦的嫁妝,這事給人家留下了把柄,你有這本事也行?”里正有些瞧不上這個高氏,或者說韓水生一家子都不是啥好相與的。
如果不是這家人做的太過分,秦氏怎麼可能帶著韓鏡離開,以那孩子讀書的天分,未來指不定能給族裡的孩子帶來多大的助力呢。
他們毀掉的是一對母子嗎?
這是害了韓氏一族。
不知輕重的東西。
高氏能有什麼本事,她之前太過想當然了。
只以為求助里正就能帶著銀子分家,誰想到還被奚落了。
“二嬸,第二種分家方式就需要等到叔公叔婆百年之後了,那時候你們家的錢就可以平均分配。”
二叔公家裡沒有族產,他們家的錢,自然是諸子均分。
大盛朝的律例就是如此,為了多拿到一些銀錢,別說是普通百姓,尤其是高門大戶,絕不會在父母活著的時候分家。
父母活著的時候,對家裡的錢財有絕對的支配權,就算是把你淨身趕出家門,也是天經地義的。
高氏蔫了。
公婆的身子骨都很硬朗,等他們死後再分家,雖然能拿到銀子,可屆時自己都多大年紀了?
說不得兩個兒子都已經成親生子了。
上邊有婆婆在,她就沒有挑選兒媳婦的資格,一切都得聽婆婆的。
這讓高氏心情愈發低落。
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她悶悶不樂的起身告辭。
暫時肯定不能分,小王氏是婆婆的親侄女,自己這邊鬧著分家,恐怕拿不到一個銅板,甚至還得被他們掃地出門,居無定所。
此時的高氏不免產生了怨氣和悔意,早知有今日,當初就該和秦氏一塊分出去。
藉著當時族裡的長輩都在,公婆也不敢做的太難看,怎麼著自己也能拿到二三十兩銀子。
“爺爺,二嬸怎麼突然也想著分家了?”韓博文有些費解。
二叔婆對著兩個兒媳婦一直都很不錯,突然來這一出,是想幹什麼?
楊氏從外邊進來,聽到丈夫的話,壓低聲音道:“三嬸從縣裡過來,打了大嬸和家裡的三個孩子一頓,用馬鞭抽的血淋淋的,大嬸全身沒一塊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