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剛和於慊轉身沒走到一半,客串主持人的王海上臺一攔,倆人轉身又回到了話筒前。
這在行話中,叫“返場”。
就是你一大段正活表演完了,觀眾想再聽你說一段,就用熱烈的掌聲進行挽留。
或是有觀眾送了花籃之類的禮物,演員為了感恩回饋觀眾,繼續表演一小段。
以前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演員表演之前,都會點名說一句“感謝XXX先生的捧場”,然後才開始說活。
而返場的活,都是唱一小段,或是說一小段等等,基本幾分鐘就完事了。
當然,返場也是講究規矩的。
哪怕是觀眾再熱情,演員也不能留在臺上不動彈,接茬繼續說。
這樣會顯得你順杆子爬,太不謙虛。
所以此時,就需要主持人代表觀眾上臺來攔一下,或者告訴演員一聲,後臺誰送了禮物。
演員呢,這才藉由頭折回來繼續表演。
往高大尚了說,有點像古代皇帝登基,得先來個“三辭三讓”,以顯盛德。
而相聲門裡的返場,意思也差不多。
大家這麼臺前幕後的一互動,觀眾的面子,演員的藝德,所有人的面子裡子就都全乎了。
當然了,能享受返場禮遇的,那無一不是名家大蔓兒,或是活使得相當出彩的演員。
沒幾把刷子,誰樂意真心實意的捧你嘛?
像前面唐宇上場表演的兩大段正活,下場時也有這種呼聲,只是時間上不對。
頭一個《西征夢》,那是在開場,這個時候要是返場,一來後面的節目時間安排全亂了,二來開場就把觀眾推得高潮跌起,那後面的演員就很難上場了,壓力太大。
第二次《大保鏢》,屬於下半場,後面的大高潮可是得留給壓軸大蔓兒的,不能搶了他們的風頭。
所以兩次都沒有順著觀眾的意思安排返場,這裡面都是有講究的。
郭德剛和於慊回到話筒前。
還是郭德剛先用賤兮兮的語氣搭話:“大家不要這樣嘛,演出完了還不讓我走,我媳婦還在炕頭上等著呢。”
於慊捧道:“這是大夥兒喜歡您嘛!”
“嘿嘿,你們只是喜歡我,我媳婦可是需要我,這還屬於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