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彤緩步走到了鋼琴的邊緣,閉著眼睛,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
她並且讓自己的手抬起,放在鋼琴之上,而是按照何深所說的,安安靜靜地去思考。
她現在對於這一首音樂,究竟是怎樣理解的?
何深並沒有讓她把貝多芬的這一首田園奏鳴曲全部篇章給詮釋出來, 只是讓她詮釋一下,這一首作品之中,關於音樂表達最為深刻的第二樂章。
奏鳴曲的第二樂章,一般為慢板樂章。
而這種慢板樂章,越是慢,其中對於音樂的表達,越是容易放在眾人的面前, 讓所有人可以看個一清二楚。
越慢,越能非常清晰地感受道演奏者對於這一首作品的想法,以及她如何去詮釋這一首作品。
就比如說那些快速練習曲,明明你想要表達一種焦急的感覺,但是讓你慢下來,你在焦急的慢速下,能不能依舊錶達出那一種焦急?
何深讓趙紫彤詮釋這一首作品,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想要讓她想一想,想一想她的音樂,究竟想的是什麼!
趙紫彤閉著眼睛,感受著周圍風吹的聲音。
其他原本圍繞在這兒的那些老人也沒有立刻離開,而是饒有興致地看著面前的趙紫彤,等待著他的演奏。
趙紫彤沉默,緩緩抬起頭,看向周圍的一切。
沒有青山,只有綠水。
還有無數的樹木掩饒。
一切,都如同在一個小型的樹林裡面一樣。
貝多芬當時寫作這一首第二樂章的時候,他在哪裡?他也在這個樹林之中嗎?
還是說, 他在自己的家中?
又或者……他在朋友的家中聽朋友的故事?
有很多種可能, 貝多芬所想要表現出來的那一種感覺,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
趙紫彤閉著眼睛在思考,在思索,她自己的貝多芬,她自己的音樂。
她感受著周圍的一切,讓大腦玩的防空下來,冷靜的思索。
音樂,音樂……
音樂,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
自己所想要的音樂,究竟應該如何去詮釋。
自己對於這一首音樂的理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音樂……究竟在這個地方,代表著什麼?
音樂啊……
音樂?
趙紫彤似乎感覺到了什麼,她的眼睛緩緩睜開,目光迅速凝起,看向自己面前的這一個鍵盤。
八十八個黑白鍵,沒有多一個,沒有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