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深現在還沒有完全的走紅,就已經有很多的人開始不喜歡他。
等到後面爆火,就不確定了……
不過就在何深粉絲激動他們的資訊沒有任何錯誤的時候,那些之前在何深第一次音樂會上的樂評人,突然開始發言了。
他們的樂評,經過短暫的翻譯,很快便傳到了華國境內。
華國境內,瞬間爆炸!
留聲機雜誌特邀樂評人布盧託斯:“我見證了一代經典的誕生!”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人聽過何深的這一場音樂會,但是如果你們有機會,請麻煩你們,一定要去聽一場,何深的全場音樂會!完完整整的十二個小時的音樂會!”
“我這個不是在吹捧,我也沒有收何深的任何一分錢,我只是在讚歎,讚歎何深在音樂會上的所作所為!”
“如果讓我單獨評價何深的每一首鋼琴作品,我可能會覺得,何深單獨列出來的每一首鋼琴奏鳴曲,其實都是比較一般的。”
“這個一般特指那些,跟其他演奏者相比,特別是那些貝多芬頂級演奏者相比較的一般!”
“比如說何深的熱情奏鳴曲,如果於同為華國演奏者的郎良月相比,何深的這一首熱情奏鳴曲,是真的一般,絕對沒有比郎良月高到哪裡去。”
“或者說,可能比郎良月的熱情奏鳴曲,還要稍微差上那麼一絲絲,少了那麼一點點的東西。”
“但是,是的,我必須說一個但是!”
“但是何深的這一場音樂會所展現出來的東西,並不是何深在單首作品之上所表現出來的東西。”
“而是整體所展現出來的東西!”
“何深將貝多芬的每一首奏鳴曲,都當成一個螺絲,一個非常重要的螺絲,或者說是齒輪。”
“這三十二個螺絲齒輪相互連線在一起後,便形成了一個,無與倫比的,讓人不由得為之震撼的作品!”
“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何深所演奏的作品,不是單獨的一首貝多芬奏鳴曲,他演奏的,是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整整十二個小時的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他的音樂之中,充斥著無數對於貝多芬本人的思考,充斥著他對於貝多芬音樂的理解,對於貝多芬音樂之中,所蘊藏著的人生理想的詮釋!”
“從一開始的第一首奏鳴曲,何深所展現出來的便是一個天才少年,一個充斥著理想,想要與老師不同,超越老師的天才少年!”
“隨著作品一首接著一首的詮釋,何深對於貝多芬本人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厚。”
“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何深手中的貝多芬,他正在經歷著一件接著一件的事情。”
“他在不停地往前走,他音樂之中的厚重感,越來越沉重。”
“隨著音樂的不斷展開,何深在音樂上所展現出來的貝多芬,他開始展現出迷茫,以及堅定。”
“他因為耳朵收到傷害而迷茫。”
“但是他同樣因為自己未來目標確定,而變得無比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