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小型考試因為計夢婷這麼一鬧,結果顯得有點亂糟糟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哪個老師會好一點。
何深稍微想了一下還是上臺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招生標準。
他標準其實並不難,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沒有前進方向,或者說是你比較希望向著肖邦方向前進的學生,建議跟著他學習。
因為他可以非常好的幫助你找到個人努力的方向,以及提升你肖邦的鋼琴水平。
那麼其他的一些學生,如果對肖邦沒有什麼興趣,或者非常明確自己接下來需要演奏什麼,自己需要彈什麼樣作品的話,其實最好還是不要跟著他學。
畢竟其他的東西,他會的真的不夠多,如果真的讓他去教,不一定可以教的多好,教成一個什麼樣的演奏家。。
但是如果你是向著肖邦方向發展的話,那麼他就有辦法把人家教成一個稍微厲害一點的演奏家。
見到何深的保證,一些對肖邦並不是那麼喜歡的人開始退縮,把自己意向表上何深的名字劃掉。
其他的老師見到何深這樣,稍微思考了一番後,也同樣的跟著上臺,依次介紹了一下自己主要面對的方向。
畢竟何深都做了,其他人也乾脆順便做一下得了,又不會花費多少的時間,也可以給這些學生一個比較明確的選擇。
至少知道自己傾向的老師,比較擅長什麼樣的作品,或者擅長教什麼樣的學生。
這樣這些學生選擇起來,就比較有方向,也知道自己應該展現出什麼地方給老師看。
老師呢,也可以多節約一點時間,不用理會一些,一看就不願意跟著他學習的人。
隨著所有老師的概述過後,場面再次恢復了平靜,所有的老師都回到了座位上坐好,而學生,也同樣的一個個依次上臺演奏。
何深簡單聽了一下這些鋼琴系教師的演講後,突然發現整個學校音樂學院鋼琴系裡面的幾位老師都很厲害,還真的是學啥都有。
比如幾位副教授中,最年邁的那位是以勳伯格作品見長,據說他的老師就是勳伯格的弟子,他嚴格來算,應該是勳伯格的徒孫?
不知道是不是應該這個樣子去稱呼……
其他的幾位也基本上都是一些浪漫時期中晚期的作曲家比較擅長,基本上都是拉赫馬尼諾夫,德彪西,斯特里雅賓等。
像何深這種的,擅長肖邦的非常少。
不,或許不能叫非常少,應該叫完全沒有!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肖邦誰都會彈,都還能彈出個什麼樣子來,如果這樣就說他們擅長的話,那麼很明顯,所有人都擅長肖邦。
可是像何深這樣擅長肖邦的音樂家,全國都沒有多少個,這些老師全部都聽過何深的演奏,所以他們很清楚,何深的肖邦水平有多麼高!
暫且不說,他們自認為自己浪漫時期前期的作曲家能不能達不到何深的程度,就單純的肖邦而言,何深絕對是超過了他們中所有的人!
並且現在何深只是專研肖邦,並沒有特別研究其他的作品,那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一帶而過。
這個只是現在,那麼之後呢?之後會怎麼樣?
誰能保證之後何深不會專研其他的作品?
所以……為了後來不被何深打臉,他們暫且選擇了一些比較靠後的作曲家出來,期望何深比較少地將目光放在這些音樂家身上。
相比較這些教授的小心翼翼,曲詩就是比較放得開了,她直接上臺跟著其他人宣告道。
“我對樂譜內演奏理論比較擅長,如果你們想要從樂譜上學習的話,可以過來找我,跟著我,如果你只是想要跟著我學鋼琴技巧,我建議你還是找其他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