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開局被屠村> 迴歸長安 第六十四章 當爹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迴歸長安 第六十四章 當爹2 (3 / 3)

“哈哈哈!連霞可要聽清楚這個聲音,這不過是一張面具罷了!”

“原來是郎君!真是沒有想到啊。”

“好了,好好吃一頓吧!”

“那是自然!”

李安全直接端起一個大陶罐子,拿起一個很大的勺子便是開吃。

一旁蘇錦娘和連霞兩人都是眼神怪異的看著李安全,對於蘇錦娘來說是觀察,對於連霞來說就是驚異,甚至有咬手指的疑惑。

蘇錦娘對連霞出聲道:“一會兒連霞你待他去廚房,劈柴的貨交給他!”

連霞疑惑的看著自家的娘子,怎麼安排郎君廚房劈柴真的好嗎?

那可是未來的家主?不過和蘇娘子比起來,還是跟著蘇娘子走比較好,微微點頭的連霞當即說道:“是!”

沒一會兒,李安全便是來到廚房,開始屬於自己的劈柴之業。

蘇錦娘在送走了李安全後,見時辰差不多後,便是來到醫館的門口迎接趙怡晴趙娘子。

話說李安全和蘇錦娘,也就是蘇錦瑤的關係屬於一種合作關係。

有一點類似現代人口中所說的搭夥過日子感覺,蘇錦娘並不想找其他男子,在大唐有兩種寡婦可以不用在嫁人。

第一類是有了孩子的寡婦,簡而言之就是單親母親,這種婦女死了男人後可隨意,也可找丈夫,也可以不找。

第二類就是大戶人家的寡婦,對於大戶人家來說,根本就不在意那些單身罰款。

說道單身稅,隋唐時期的女人結婚早,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大唐剛剛建國,就面臨著人口短缺的嚴峻局面。隋朝的時候,全國有齊民編戶800多萬戶。

唐朝統一天下之後,只剩下齊民編戶200多萬戶。

李世民為了刺激人口增長,下詔規定女子十五歲就必須嫁人,否則就犯法了。

唐朝的法令規定,及時嫁人的女人繳納的調是一匹布帛。晚婚不嫁的女孩子,繳納的布帛,則是兩匹。

別小看兩匹布帛,這可是一種極其嚴重的處罰。

在唐朝的歲入(賦稅來源),主要來自租庸調。李世民給每個成年丁男100畝田,丁男每年要向朝廷交2.5石糧食,這就是租。

李世民會給每個成年丁女40畝地,丁女每年要向朝廷交一匹2丈的布帛,這就是調。丁男每年為朝廷義務勞動20天,這就是庸。

租庸調都是按人頭收取的,戶口減少之後,朝廷的歲入也大量減少。李世民為了刺激人口增長,只能勒令女孩子15歲就必須嫁人。

正常情況下,一個晚婚女子需要上交一匹布帛,外加處罰的兩匹布帛,加起來每年便是三匹布帛,相當於一個人要交三個人的賦稅。

在現代社會來說,這其實並沒有什麼,但在古代簡直難以想象。

加之,李安全本身就是穿越者,在語言習慣上,代溝上明顯是最少的。與其麻煩,還不如暫且就這樣保持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