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的元旦晚會韓試最終沒能看成。
就像小豬提前好幾天就屁顛屁顛地要去下一期的《歌者》現場,出發前卻與姚晴晴跑出去旅遊了一樣。
沒錯,就是姚晴晴。
韓試感慨小豬的速度,悄無聲息地把姑娘拿下了,眼見就成了宿舍裡第一個告別solo的人。
而小豬則鄙夷韓試的進展,現在談戀愛兩個月不到手就是失敗,維持半年都算愛得真誠了。
雖說不至於就非要“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從一而終地吊死一棵樹上,但韓試的內心到底對愛情懷著一分虔誠的嚮往,期待水到渠成的得之我幸,對小豬有些輕佻的愛情觀難以苟同。
不過現在的世界什麼都浮躁,愛情越來越像快餐,口味換來換去,品類挑挑撿撿,韓試也不打算文藝地去說服誰。
沒有哪一種生活方式就一定高尚,無非看自己的選擇罷了,無需置喙。
可顯然絕大多數人並不這麼想,在肯定自身的同時,十分熱衷於對別人指指點點。
網路上尤其文字激昂,總是充滿著戾氣。
很多人與社會有深仇大恨似的,出口就是怨氣,用陰暗的目光揣測所有的言行,似乎能長大成人都是格外不容易的。
《歌者》第五期播出後,跳出來的人就不少,韓試首次在競演中名次迭出了上游層,一些人就迫不及待地跑出來奚落了。
《我的祖國》,黑子的嘲諷點與往常對主旋律的不屑同出一源。
而個別樂評人的角度就比較隱晦,知道打著藝術分析的幌子,不去明目張膽,說得煞有介事。
“從目前在《歌者》上的表現看,韓試是打定主意只唱個人的作品,而不會嘗試別的經典曲目了。毋庸置疑,韓試的每一首新歌,都為他卓絕的創作力和無與倫比的才華新增了一行行註腳。
觀眾都認為從裡面看到了韓試在音樂上的無限可能性,而本人卻正好相反,為韓試停留在狹窄的圈子裡裹足不前而有所憂慮。真正優秀的歌手不可能在別的歌面前露怯,只會在唱過別人的優秀作品後打上自己的烙印。”
乍一聽很像一回事,其實就一個意思:韓試唱不了別人的歌。
韓試都不曉得算不算黑,當然也沒有證明一番的打算。
影評人說電影,就如太監搞物件。
——無稽之談。
樂評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人家就靠一張嘴為生,黑與白、捧與踩都在張口之間,大多數時候為了體現業務水平,也為了不徹底得罪人,會把話說得雲山霧罩、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