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到處紅紅火火,從廣告標牌到四處橫幅,街邊小店到大型商場,都充斥著過年了的裝飾特色。
不過人潮人海中仍舊匆匆忙忙,對於商家而言,過年好像更是一個推銷大會,降價促銷、年節大禮搞得如火如荼。
小喇叭裡,江南皮革廠也在抓緊最後的時間倒閉甩賣。
走在大街上,全副武裝的韓試,認命地提著大包小包,看著哄哄鬧鬧的繁華景象,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反而是越靠近鄉下,年味越濃,透著股發自內裡的喜慶,而不是城裡熙熙攘攘的,但猶如落在了表面。
就像唱大戲似的,城裡敲鑼打鼓的反而聽得心不在焉,鄉下眯著眼團著手的卻是真聽到了心裡去。
不知道是城市裡現代氣息的侵蝕過於嚴重,還是鄉下傳統氛圍儲存的更好的緣故。
好不容易到了家,韓試長長地舒了口氣,癱在沙發上就不想動彈了。
他心有餘悸,簡直再也不想陪韓媽小姨去逛街了。
一雙大長腿,愣是在她們的高跟鞋面前,比不過腳力,太神奇了。
另外萬幸的是,街上雖然回頭率很高,總算沒有人認出包的差點只露出一雙眼睛的韓試。
不然他真沒力氣從人堆裡跑出來。
在家裡呆了幾天,韓試就大概知道了之前感覺到的,城裡和鄉下的年味差異在哪。
韓爸買來了大紅紙,毛筆和墨汁,提前好幾天就開始寫起了春聯。
筆走龍蛇,韓爸的毛筆字相當漂亮。
鄉下的人明顯可見的變多了,天天都很熱鬧,大家互相串門,誰家的哪個從哪回來了,附近的幾家就都會湊過去。
進門就是一杯茶,果盤裡堆滿了瓜子糖果,大家各一張板凳,坐下去就屁股半天不移。
然後聊一聊一年的闖蕩,明年的打算,最後在牌桌上廝殺一番,搓搓麻將。
再到院裡伸手一捉,老母雞就用來招待了牌友。
到了大年二十九,村裡就更有煙火氣了。
因為真的到處在點放煙火。鞭炮聲從這天一直到正月初都幾乎不會斷。
下午,韓試也跟著韓爸韓媽入了山。韓爸拿著一把柴刀開路,從密密麻麻的小竹子裡劈出一條道來,山頂的小山包裡就躺著老韓家的上一代人。
韓爸的爺爺,也就是韓試的太爺爺。
清理墳邊草木,點三支檀香,燒一沓紙錢,跪拜禱告,求一個後代綿延,放一響鞭炮,簡單的祭祀就完成了。
隆重的祭祀會在大年夜和正月初一再舉行。
韓試跪在黃土上的石碑前,看著漫山荒草,心裡特別寧靜,墳墓裡躺著祖先,一代又一代人就這麼安寧地傳承。
實際上,韓試家裡沒有任何人迷信,也並非求個心安,甚至說不上出於深厚的感情懷念,但一套流程走下來,就會有一種獨特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