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周延都打了電話過來,詢問兩人什麼時候到蘑菇屋。
飯桌上韓媽言笑晏晏,繞著圈地向顧小海打探出書的事,一再叮囑多照顧自家兒子,變得客氣極了。
還支使韓試給兩人敬酒,感謝顧小海的奔走和何老師的熱心幫忙。
韓試敬了一杯西瓜汁……
何火狀態不算好,也沒有喝酒。
韓試看到了韓媽在生意場上的另一面,還覺得挺新鮮的。
與平常在家裡偶爾還有點少女心的模樣截然不同。
出了飯店,送走顧小海之後,韓試與何火就直接上了車,到蘑菇屋應該趕得上晚飯。
“嘖嘖,我們蘑菇屋真的要出一位大作家了。”何火與韓試病坐在後排,打趣著說,“恭喜恭喜,有什麼感想嗎?”
“挺開心的。”韓試說完又認真地道,“得好好學習。”
“你已經很優秀了,不用太努力啦。”何火就著韓試的大腿側躺了下來,“我昨晚沒休息好有點累,眯一會兒。”
車裡安靜了下來,趙平在開著車。
韓試臉上帶著笑意,何火口中的努力,與自己真沒沾到多少邊。
韓試說的好好學習,也不是指學習成績,而是覺得有必要更加的充實自己。
搬運文學經典是一回事,但能不能配得上這些經典又是另一回事。
可以想象,等他出版《小王子》的事一傳開,社會輿論的關注和質疑肯定是鋪天蓋地的。
而韓試也從此多了個身份,以後與作者同行或者僅僅是書迷的交流也必不可少。
所有的場合都會要求韓試的言行配得上他的作品。
不過這些也不是韓試考慮的重點。
他是發自內心的認為,足夠的文學修養真的能讓人變得更好,非是說能力,而是氣度涵養。
一個有氣度的人,自己就會活得更舒適;一個有涵養的人,則會在社會上更優雅迷人。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人總是說得言簡意賅而極有道理。
而且韓試也有一個野心,就是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來。
他此前嘗試過,顯然力不從心。
畢竟腦子裡裝的東西雖然很多,但他還未能夠將其熔於一爐,融會貫通、得心應手地成為自己創作的源泉。
這個過程肯定是漫長的,就像守著工藝大師學雕刻,手藝都是現成的,但掌握起來卻得自己日復一日地精心打磨,沒有捷徑可走。
如果一輩子都只是個搬運工,即使光輝燦爛,也未免會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