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入口處有個巨大的簽名板。
韓試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筆,工工整整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寫完後他還好奇地看了下別人寫的,結果發現人家的書法都帶著表情,而且是讓人捉摸不透的那種。
反正他一個人名也沒辨認出來。
韓試交還了手中的筆,剛想往裡走,就被擋住了。
十幾個貼著標誌的話筒幾乎懟到了他臉上。
前面那些人在記者眼裡基本是歪瓜裂棗,提不起採訪的興趣,韓試卻算得上一條鮮美的小魚乾了。
他的熱度不低,而且旁邊沒有經紀人虎視眈眈,年紀又小應該很好挖出東西,簡直是理想的採訪物件。
有些小鮮肉,在經驗豐富的記者面前,很少有招架之力,幾句話就能狀態百出,該說的不該說的都抖露出來,甚至鬧出笑話。
關鍵他們還特別容易上熱搜,對記者而言就是行走的績效獎金。
一個女記者在其中奮勇爭先,居然拔得了頭籌。
“你好,韓試,我是來自騷狐娛樂的記者。網友們都在猜測你可能在網難雲音樂盛典上獲得的獎項,對此你有何看法?”
你可以問元芳。韓試很想皮一下,可惜沒人知道他的梗。
韓試特意瞅了下話筒上騷狐的lo,感覺挺熟悉的,猛然想起來,之前採訪過他的鄭禮香就是來自騷狐的。
他倒不會因為個別人而產生群體偏見,就是有點沒弄懂這個女記者的意思。
韓試輕笑道:“感謝網友們的厚愛。可惜他們沒有投票權。”
女記者有點懵,韓試歪打正著的避重就輕,與她期待的答案相差太遠了。
她看似隨意的問題,其實是精挑細選的,平平常常之間最容易讓人失去戒心。
她連文案都想好了。
如果韓試表達對獲獎的謙遜,比如“我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或者“前輩們更優秀”這樣的話,她的報道就可以寫:
“網難雲音樂盛典疑爆冷門,樂壇黑馬韓試直言信心不足”;甚至是“人氣歌手或與網難雲音樂獎項無緣,疑似不滿。”
如果韓試當真順著她的問題,提到了對獲獎的猜測,女記者也有另外的腹稿:“人氣新人歌手直言某某獎項是囊中之物,自大還是自信?”
一拳打在空氣上讓女記者很鬱悶。
同行卻不會顧忌她是個嬌弱的女性,在她愣神時已經被擠到了一邊。
“韓試,大家都知道你現在的歌迷非常多,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你。網上已經有不少人稱你為國民弟弟,你對此有什麼感受?”
韓試確實看到過這樣稱呼自己的,老實說感覺很平淡。
現在的人設稱號滿天飛,“國民老公”、“國民校草”、甚至“國民婆婆”都有,還有各種小王子小仙女神仙姐姐與寶藏男孩,都快爛大街了。
最初無非是藝人背後的經紀公司炒起來的,再加上粉絲推波助瀾而已。
不過不得不說,效果挺好,國名認知度都會有個直線的提升。
“比我還小的歌迷怎麼辦,叔叔?”韓試特意在稱呼上加重了讀音,望著禿頂的記者笑了笑,“我還是更喜歡柿子這個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