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不到三秒鐘,霍東又做出一個恍然大悟的表情,他用力地拍了拍桌子:“我明白了, 不能排除黑洞的躍遷過程需要花費巨量的時間。”
“等我們透過黑洞躍遷到了目的地, 新生宇宙已經冷卻下來了, 就像綠星人那樣,一次躍遷用了五億年的時間。我們的這一次躍遷,可能也需要巨量的時間。”
“數億年之後,新生宇宙演變到了第二代恆星時代。那時候的我們應當可以生存了。”
“初代恆星形成於宇宙大爆炸後數千萬年內,由於早期宇宙不存在碳和重元素,因此初代恆星成為了最古老的亮物質。第二代的恆星時代,已然出現了金屬物質,但隨處可見的伽馬射線爆還是很容易摧毀星球上的生命。”
“但5億年之後的新生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便沒什麼問題了。我們已經是第三階段的宇宙文明,能夠抵擋伽馬射線爆的襲擊。”
“如果這段資訊屬實,我們尋找到新家園的可能性將會大大提升!”
這一段話已然引發了很多人的聯想,一個新生的宇宙,蘊含了無窮的可能。
它還處於成長狀態,密密麻麻的宇宙弦,海量的資源……指不定還能發現一些新物理呢?
當然這件事情的風險很大,在沒有真正確切的資訊前,沒有幾個文明會像綠星人那樣,莫名其妙跳黑洞的,人類自然也不可能。
至少要發展到四級文明,甚至五級文明階段,才有這樣的可能。
另外,0.42光年外的黑洞,對人類來說有些遙遠,需要花費250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一次的航行。
人類還從來沒有完成過這種超遠距離的航行呢。
很快又有另外一人按下了講話按鈕,是天文臺的夏宇博士。
“夏博士,你請說。”
他同樣很興奮,卻略帶著懷疑地說道:“諸位,我觀察到第一幅影象上,在宇宙大爆炸開始前,奇點附近描畫了一些很奇怪的抽象小圓圈……暫時不能分辨這些小圓圈到底是什麼,我在想,它們會不會代表著一個個的高階文明?”
這個說法倒是引發了人們的廣泛興趣。
張然也看向了第一幅影象,這些小圓圈的樣子居然有點像綠星人遇見過的M196?
它確實不是單純的圓形,裡邊還有著某種特殊的紋路,就像晶片的紋路那樣。
這樣一想,確實有一些不明所以的意味在裡邊……
夏博士繼續道:“如果這些小圓圈確實代表一個個高階文明的存在,那麼這個碳宇宙的出現,是不是人為的呢?這個碳宇宙居然距離我們這麼近?是不是由這些高階文明,人為製造出來的一個全新家園?”
他做了幾個手勢,解釋道:“按照我們的宇宙理論,我們目前的引力波望遠鏡,其實只能觀察到高維宇宙的一小部分,其中觀察到最多的便是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