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氣運之子!”
打量著李修道身上氣機變化,觀音菩薩幽幽感慨道。
不需要多作試探了。
跨階而戰,百折不死,戰鬥中突破修為增長。
正是天地氣運所鍾之人最明顯的特徵。
只不過觀音菩薩也沒料到李修道修行的法力如此奇異。
他明明已經被火德真君打得五癆七傷,卻偏偏傷勢轉瞬之間就已徹底復原。
幾乎有著不死之身一般。
“是八九玄功,還是……”
自然而然地,觀音菩薩就想到了這門道家的無上法訣。
八為陰數最大,九為陽數之極。
是以八九相乘,即得道教最大之數。
因此之故,天地有九宮八卦,七十二候。
修成之後,凡天地間飛禽走獸,山石草木,陰陽五行之中,萬事萬物,無不變化,運用之妙,盡皆存乎一心。
“八九玄功,在道門素來有兩脈流傳。
其一自然就是元始天尊—玉鼎真人——楊戩這一派。
其二就是截教碧遊宮餘元—餘化師徒二人……”
觀音菩薩喃喃想道。
楊戩這一派與梅山七怪之首的白猿精袁洪一樣,重在一個‘化’字,講究變化萬千,無所不化。
至於餘元——餘化這支,則是特重肉身修持,練成金剛不壞之軀。
從李修道剛才的表現來看,絕非是走得後面這條。
而且餘化本就沒傳承餘元多少神通,自從餘元被斬仙飛刀所殺,師徒兩個同上封神榜,乃至整個截教星流雲散後。
這一脈傳承也就徹底凋敝沒落,極少得見於世。
那麼李修道又是從何學來了這門功法。
整個天庭當中,佛門忌憚的人物沒有幾個,但是二郎顯聖真君楊戩卻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一人。
自從他在封神一戰中大放異彩後,佛門就將其列入了重點觀察物件列表當中,數千年未曾中斷。
按說他應該沒有收徒傳法才對……
不提觀音菩薩在那裡想差了。
伴隨著李修道修為趨向圓滿,縛仙索所化的天羅再次恢復如常,而且比先前還要更加綿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