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喜訊一下子衝澹了楊府的陰霾。
只要有血脈傳承在,一個家族就有了疑聚力。
為了不讓長樂公主等人傷心過度,武媚娘只能選擇性的透露了楊帆的現狀。
雖然楊府眾女暫時放下了心頭的擔擾,不過楊帆的血書卻讓關中震盪。
楊帆是什麼人啊?
不僅是帝婿,更是征戰吐蕃的戰神……沒想到卻被逼到如此境地。
這件事之所以影響這麼大,除了事件的本身,還與楊帆以往的所作所為有關。
對於長安城的紈絝們來說,楊帆是一個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存在。
畢竟這小子不僅娶了當朝最受寵的兩個公主,平時行事更是囂張無度。
不僅敢拳打國公、腳端朝臣,連親王也照樣不給面子;
雖然楊帆也跟大多數紈絝一樣無視規則,但人家有這個資本。
在朝中官員眼中,楊帆則是譭譽參半。
有人認為他不懂尊卑,不知禮儀,實乃官場之毒瘤;
亦有人說他才思敏捷、一身正氣……乃官場中的一股清流。
至於關中百姓,楊帆則是如同神仙一般的存在。
不僅找出了防治天花瘟疫的辦法,更是發明了讓百姓便於耕種的神器,這讓無數百姓感恩戴德。
而駿揚坊和貨物轉運中心,更是養活了無數關中貧苦百姓!
不管是誰,只要肯出力,便可得到收穫,公平公正,童叟無欺。
前些時日,本來還以為楊帆用借下江南之機撈錢,然而人家一轉手便盡數捐出,用於關中河流、溝渠的疏通。
如此不顧名聲,卻心心念念為百姓謀福的官員,關中百姓無不稱讚。
放眼關中,受楊府直接或間接恩惠者不計其數。
所以,當楊帆的血書內容傳播開來,關中百姓擔憂之餘,則是無盡的憤怒!
一時間,整個關中鬧得的沸沸揚揚。
特別是江南士族坐視不管楊帆的求援,關中百姓更是怨聲載道,輿論四起。
一些江南的官員在經過朱雀街上朝的時候,都不得不加強自身的護衛,生怕被關中百姓抓住暴打一頓。
而那些沒有參與這件事又受到無辜牽連的江南士族官員更是對挑起這件事的人恨得牙癢癢。
……
太極殿內,文武百官又一次在朝會上商討江南亂局該如何收拾。
這一次與以往完全不同。
上一次的時候,江南士族官員還鐵板一塊,抱團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