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由於皇位來路不正,自從登基以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因此,很多時候對大臣都是很寬容的,他想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大度和英名。
當他決定出宮前去駿揚坊看望李恪和楊帆的時候,受到了文武百官的極力反對。
吳王李恪與楊帆剛剛被刺殺,你這個皇帝又跑出去, 這不是扯澹麼?
誰又能保證李二陛下不被人盯上?
看著眾朝臣死諫,少有的齊聲反對自己出宮,雖然李世民很不爽,但也只能苦笑著作罷。
雖然他是皇帝,但只要不想被人罵昏君,還真就不能為所欲為。
無奈之下, 李二陛下只能讓太子李承乾代替他前往慰問。
不管是作為太子,還作為李恪的兄長,李承乾代他前去慰問是最適合不過。
……
一路行來, 漫天的大雪讓行路有些艱難。
當來李承乾來到前往駿揚坊的岔路時,有些傻眼了。
寬闊平坦的道路全是用水泥鋪成,雖然有些積雪,但比官道卻好走許多。
這讓李承乾感覺很詭異,彷佛這條道路是憑空出現的。
記得出徵之前,他還來過駿揚坊,當時這條路比官道小了很多,而且坑坑窪窪行走極其不便。
沒想到一年時間不到,這裡已經開通一條比官道寬兩倍有餘,而且平坦的康莊大道。
記得當初父皇在駿揚坊見到水泥後,曾特意向駿揚坊購買水泥作為大明宮的建築材料。
當時楊帆還推三阻四,李承乾還以為是因為生產水泥特別複雜, 產量不高,也就沒有過於在意。
可現在卻拿水泥來鋪路,簡直是太奢侈了。
不用說,一定是楊帆那小子指使武媚孃的傑作。
巾幗不讓鬚眉!
真沒想到父皇賜給那小子的一名侍妾有如此大的魄力, 讓李承乾有些刮目相看。
感受著馬車快速的在水泥路上穿行,李承乾也終於體會了其中的便利。
若是整個大唐帝國的官道都建上這樣的水泥路, 以後人走馬運豈不是便利許多?
更何況,聽說這種水泥用於建造城牆,簡直無堅不摧,比巨大的石料還要更輕便,更好用。
這個可是強兵富國的好東西。
只把能夠把水泥的製造方法搞到手,豈不是天大的功勞?
自己的太子之位又有誰能夠搶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