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千百年來,人們都只對‘一將功成萬骨枯’有著深刻的記憶,卻不知前一句‘憑君莫話封侯事’更有內涵、更為經典。
這句話充分告誡踏上戰場的將領,不要想著憑藉功勳封侯拜將,因為你所取得的一切,都是成千上萬士兵用性命換來的。
可以說, 現在的楊帆對此句有了深刻的理解。
此時楊帆的心態轉變了,沒有再把這次戰爭當成一場遊戲。
心中知道,以最快的速度結束這場戰爭才是最好的結局。
……
看著傷兵悲壯的模樣,眾人無不動容。
曾姓郎中更是心有慼慼,搖了搖頭哀嘆:“雖然救死扶傷乃醫者本分,但人力有限, 總有回天乏術之時, 戰場上一旦受了刀箭傷, 又有幾個能救回來的?”
其實楊帆也知道,古代的醫術並非是不能治療傷口,而是隨之而來的感染讓傷兵挺不過去。
只要能夠解決傷口發炎的問題,就能挽回很多活生生的生命。
駿揚坊中已經開始研製酒精,只是還沒有開始推廣。
本想等駿揚坊的醫學院成立以後再拿出來,現在看來已經迫在眉睫。
楊帆不可能眼睜睜看著這些熱血男兒因為感染而失去生命。
想到這兒,楊帆大喝一聲:“誰說受了刀箭傷就不能活的?”
曾姓郎中怒不可揭,不悅地道:“你一個毛頭小子學了幾年醫術?救了幾個人?如今居然敢信口雌黃?”
楊帆的話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臉,是對他醫術的質疑。
作為太醫署派來軍中的太醫,對自己的醫術有著絕對的自信。
即使是太醫署中最好的郎中過來,他相信遇到這種情況也只能束手無策。
見形勢有些尷尬,劉仁軌趕緊阻止曾姓郎中,說道:“曾太醫,不可無禮,這位是忠義侯,現在更是前鋒將軍……”
隨即轉頭對著楊帆賠罪:“忠義侯莫要見怪,曾太醫只是擔心傷兵的傷勢……”
楊帆擺了擺手,對於曾姓郎中的話, 當然不會放在心上, 反而覺得這位中年郎中有些可愛。
雖然曾姓郎中醫術不咋地,醫德應該還是可以的。
如果一點反應也沒有,反倒讓楊帆失望呢,於是呵呵一笑說道:“無妨!”
曾姓郎中沒想到眼前的年輕人就是忠義侯,嚇得打了一個哆嗦不敢再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