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你個老匹夫,一口一個昏君,一口一個亡國之君,你是想造反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辱罵朕挑釁朕,真以為不敢砍你的腦袋不成?”
魏徵昂首挺胸,一臉傲然:“如果因為說真話就會被砍頭,那陛下就是個昏君,再說了,如果我怕死,就不會站在這朝堂之上。”
“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如果陛下連真話都不敢聽,不能聽,可以直接殺了我,我自當眉頭都不會皺一下,可陛下將背上千古罵名,而我必將留名青史。”
聽到魏徵的話,李世民氣得直打哆嗦,遙手指著老噴子怒極反笑,大聲喝道:“你這無知老兒,這麼想死是吧,來人呀,將這個老匹夫給朕拿下,即刻打入天牢,擇日午門斬首。”
殿內侍衛聽到李世民的命令,迅速上前準備捉拿魏徵,此時,文武百官都被嚇了一跳,紛紛為他求情。
其實魏徵也不是第一次怒懟李世民,但是如此毒舌鬧到這麼僵的地步還是第一次,難道魏徵打了雞血。
不要看現在大家紛紛為他求情,其實在朝堂之上,這個老噴子根本沒有朋友。
與朝堂上任何一個官員的關係都不親近,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糟,這也是為什麼魏徵死後家道迅速敗落的原因。
那為什麼文武百官會為他求情呢,很容易理解,其實文武百官不得不替他求情。
因為魏徵作為諫臣,如果因言獲罪,那就開了大唐因言獲罪的先例,這個先例不能開,不然以後朝堂上將人人自危。
而李世民顯然被氣的夠嗆,即使百官求情,也是大反常態獨斷專行的怒斥道:“你們也與魏徵一樣認為朕是個昏君,是不是也要辱罵朕幾句才甘心,如果朕再見到誰為他求情,就一起與他進入天牢好好反思。”
文武百官見李世民怒氣沖天,不敢再言,魏徵很快便被侍衛拖下去。
而在被拖下去的時候,魏徵還不斷的潑口大喊李世民昏君不止。
見此情形,房玄齡與程咬金對視一眼,然後出列說道:“陛下,魏徵老而昏聵,出口無狀,還望陛下熄了雷霆之怒,以免傷身。”
“今日朝爭是由毆打扶桑使臣之事引起,不如下次朝會之時,陛下命長安縣令楊侗呈上奏摺,陳述事情發生的經過,以解百官之惑。”
長孫無忌眉頭微微一皺,房玄齡的話說得有理有據,但明顯是緩兵之計,想把楊帆毆打使臣之事暫時給翻過去。
今日本來就是為了找麻煩的,他當然不希望虎頭蛇尾草草了事,正準備出言反對,腳剛邁出一半。
只聽到李世民一聲“準”字以後,文武百官紛紛應聲“陛下聖明”。
長孫無忌嘆了一聲,知道大勢已去,只能悄悄將腳收了回來。
不過心中暗暗感嘆,朝中這幾個老傢伙果真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人物。
魏徵今天看似魯莽行事融了龍鬚,實則機智萬分,這老噴子一定看出了李世民不想在這事情上過多糾纏,所以故意激怒龍顏。
這招明哲保身、急流勇退果然用得好。
不過,長孫無忌心中一陣擔心,魏徵如此配合李世民,難道關東世家又想介入朝堂之爭,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雖然山東世家這十幾年來一直被關隴世家壓著,但猛虎就是猛虎,什麼時候都不能小覷。
就在朝會上爭吵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而楊帆對於朝會針對他的陰謀一無所知。